返回

第339章 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大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9章 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大汉 (第2/3页)

将天下交给他人!

    刘邈看完后,并没有急着肯定,而是询问陈瑀:“这样的学问,这样的说法,百姓能够接受吗?”

    “可以的。”

    回答的是王朗。

    “居今之朝,不易其俗,而成千乘之势,不能一朝居。”

    这同样是引用《孟子》当中的内容。

    其意为:当今这个时代,如果不改变旧有的风俗习惯,即使建立了千乘的兵力,也无法长久维持统治。

    天下,已经变了!

    大汉维持了四百年的君权神受,将天子的权威与不能说话的上天绑定在一起的不败金身,早在张角还有数百万太平道众一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怒喊中被已经被击溃。

    无论卢植、郑玄、宋忠这样的大儒再怎么遮遮掩掩,都不能掩饰四百年大汉制度的崩塌。

    既然你汉天子受命于天,那我就以我的黄天杀死你的苍天!

    这是呐喊。

    同时更是一声警钟!

    天与之,不过虚幻。

    民受之,方是根基!

    袁术、袁绍可以将自己的耳朵戳聋,将自己的眼睛戳瞎,不去在乎这一声呐喊,不去在乎这一声警钟,但是刘邈不行!

    因为走不通的,总归是走不通的。

    你不去在乎历史,历史也不会在乎你。

    秦、新的失败已经证明,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最多十几年,就会无路可走。

    所以无论刘邈再怎么粉饰刘姓天子的合理性,也依旧不能证明君权神授的合法性。

    这,是进步。

    这,也是黄巾起义时,千千万万百姓用生命喊出的声音。

    刘邈,不能视之不理。

    但直接舍弃“天授”,那显然也是异常蠢笨的行为。

    既然你刘氏的天子不是上天授予的,那我为何不能坐上一坐?

    若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不能让百姓保持敬畏,那这政权同样是摇摇欲坠,详情请参考魏晋南北朝……

    而孟子的这套理论,无疑是最为适合现在刘邈困境的理论。

    并不是全盘舍弃“天授”,而是往“民受”的方向再靠近一些。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则不保四海。

    如此,刘邈之前善待百姓的行为就成为了“仁”,而“仁”也就成了刘邈政权最大的合法性。

    刘邈现在,不能强调自己受命于天,所以成为了天子。

    而是要强调先对百姓施以仁政,百姓满意,然后才得到了老天的认可,可以成为天子。

    虽然仅仅是多了一个前提,但刘邈政权的合法性以及权力来源却遭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写。

    也就是说,袁绍既然接受了汉天子的禅让,那他的权力来源就是【天】。

    但刘邈在前面加了自己是因为施展仁政才得到了上天的认可,成为天子,那刘邈的权力来源就是【民】。

    如此。

    看似袁绍是先【天授】后【民受】;而刘邈是先【民受】后【天授】……好像是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其实已经是彻底走到了对立的两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