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4章 处处小心的朱由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84章 处处小心的朱由检 (第3/3页)

btly 避开了由宫内宦官经手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也在试探和彰显自己作为皇帝的权力——他能直接命令光禄寺。”

    朱元璋难得露出一丝赞许:“小子还不算太愣!知道光棍……嗯,知道皇帝不能光缩着怕,也得会拉拢人,尤其是这些守夜的兵士。宫里真有事,这些人能顶大用!”

    天幕上,朝臣们三次劝进,少年天子终于完成祭天、告祖、登基的一系列盛大典礼。然而,就在皇极殿大典之时,天空一声惊雷炸响(或御马齐鸣),那不祥的声响仿佛穿透了时空,也震得洪武奉天殿内众人心头猛地一缩。

    整个奉天殿,刹那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先是盯着天幕上那在惊雷声中或许脸色微白、却仍强自镇定的少年天子,随后,又不约而同地、小心翼翼地投向了龙椅上的朱元璋。

    他们都知道——通过之前天幕残酷的剧透——这个此刻小心翼翼、艰难登基的少年,将会是大明江山的……最后一任君主。

    这个认知,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也让那一声登基惊雷,充满了末日般的预兆和不详。

    李善长喉咙有些发干,他艰难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陛下……新帝登基,天象异动,自古……自古非吉兆。何况……何况……”他“何况”后面的话没敢说出口,但所有人都明白——何况这位 knOWn 是亡国之君!这雷声,是上天在为他哀鸣,还是在为大明送葬?

    徐达面色铁青,双手紧握成拳。作为军人,他更倾向于实际,但此刻也不禁心神动摇。他沉痛道:“即便不论天象,观其登基之初便如此如履薄冰、步步惊心,外有权阉虎视,内无可信之人……这、这分明是末世之兆!他越是小心,越显得局势危如累卵!一个需要自带饭食、夜不能寐的皇帝,如何能凝聚国力,扫清寰宇?”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力感,仿佛已经看到了悲剧的终点。

    朱棣站在朱元璋身后,心情极为复杂。他原本对朱由检的警惕性还有几分欣赏,但此刻,这点欣赏早已被巨大的宿命感和悲哀所淹没。他低声喃喃,像是问自己,又像是问无声的天命:“如此开局……已是艰难无比。他后来……究竟经历了什么?又是如何走到那一步的?这声声惊雷,莫非真是……我大明二百多年国运的丧钟?”

    “够了!!”

    朱元璋的怒吼如同受伤的雄狮,猛地爆发出来,打断了所有人的思绪。他双目赤红,胸膛剧烈起伏,死死盯着天幕,那眼神仿佛要穿透光幕,将那个让他大明江山断送的不肖子孙揪出来,却又充满了无法改变历史的滔天痛苦和愤怒。

    “丧钟?末世之兆?咱看是催命符!” 老朱的声音嘶哑,带着一种近乎狰狞的痛楚,“咱知道!咱他娘的早就知道这小子是最后一个!可咱没想到……没想到他开局就是死局!吃口饭都怕被毒死,拿把剑都吓得要收起来,登个基老天爷都看不过眼要打雷劈他!”

    他猛地一挥手臂,指向天幕:“这皇帝当得有什么劲?!啊?!魏忠贤!乱臣贼子!咱恨不得现在就剐了他!可这小子……这小子他除得掉吗?他敢除吗?除掉了魏忠贤,后面呢?后面还有什么烂摊子在等着他?!”

    朱元璋的声音里充满了绝望的质问,他明知结局,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走向毁灭的无力感,几乎将他吞噬。

    “这雷声……不是冲魏忠贤,也不是冲他朱由检个人!” 朱元璋喘着粗气,一字一句地说道,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血,“这雷,是冲咱老朱家的江山来的!是老天在告诉咱,咱的大明……从根子上,从这皇帝登基的第一天起,就已经……已经完了!”

    最后两个字,他说得极其艰难,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奉天殿内,落针可闻,只剩下皇帝粗重的喘息声和弥漫在空气中的、令人窒息的悲凉与绝望。那一声惊雷,在他们已知的结局下,不再是简单的天象,而是彻底敲响了大明命运的丧钟,声声震耳,锤在每个人的心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