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385章 互相试探的崇祯与魏忠贤 (第1/3页)
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空气仿佛凝固成了沉重的铅块。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锁在苍穹之上那变幻的天幕,其上赫然显现的年号——“崇祯”,像一道冰冷的判决书,压得每一位大明开国功勋喘不过气。他们早已从天幕零星的预告中知晓,这,将是煌煌大明二百多年国祚的终点。
殿内群臣屏息,无人敢在这个时候触怒朱元璋。亡国之君的名头太过沉重,足以抹杀一切可能的优点。
然而,天幕流转,接下来的画面与文字,却微微偏离了洪武君臣预设的轨道。
【话说那大明朝,魏忠贤权势熏天,自诩“九千岁”,朝野上下只知有厂公,不知有天子,皆为之股栗。然而,新帝朱由检即位之后,却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策略。尽管深知魏忠贤一党“五虎”、“五彪”、“十孩儿”、“四十孙”遍布朝野,恶行罄竹难书,但为了稳定局势,朱由检表面上依旧对他们“屡赐温词,曲加慰劳”,赏赐不绝,以此来安抚他们那颗因先帝骤逝而躁动不安的心。】
“嗯?”一直眯着眼沉默不语的李善长,喉咙里发出一声轻微的、带着讶异的低吟。他微微前倾身体,浑浊的老眼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陛下,”
他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谋士特有的审慎,“此子登基之初的这番作为……似乎……并非全然怯懦无能之辈。深谙‘小不忍则乱大谋’之理,于狂风暴雨中先求稳住船身,这隐忍的功夫,倒有几分……行大事者的雏形。”
徐达面容沉静,目光锐利如鹰,他从军事角度补充道:“李相所言极是。新君初立,便直面如此权倾朝野、党羽遍布的巨奸,犹如孤身闯入龙潭虎穴。敌强我弱,根基未稳,若贸然亮剑,绝非勇武,实乃取死之道。他这般示弱、怀柔,甚至显得有些……谄媚,看似屈辱,却可能是眼下最稳妥、最聪明的自保与蓄力之策。”作为百战名将,他太懂得战略退却的价值。
一旁的朱棣听得眉头紧锁,忍不住插话,语气中充满了基于自身性格的不解与憋屈:“稳妥?聪明?父皇,儿臣却觉得这也太窝囊、太憋屈了!堂堂天子,九五之尊,竟要对一个自家阉奴如此赔笑脸、说软话?赏赐?慰劳?想想都令人作呕!若换做是咱,宁可拼个鱼死网破,也绝不受这口鸟气!”他代入的是自己马上争天下、靖难夺江山的霸道与决绝,完全无法共情这种曲折隐忍。
朱元璋脸上的怒色稍缓,但依旧阴沉得可怕。他冷哼一声,像一头被挑起兴趣却又保持警惕的雄狮:“窝囊?憋屈?老四,亡国之祸当前,这点委屈算个屁!咱现在倒要仔细瞧瞧,他这低下去的腰,是真折了,还是只是为了下次跳得更高!他这温言软语,到底是摇尾乞怜的哀鸣,还是……磨牙吮血的前奏!”
天幕之上的文字与画面,仿佛一场无声的皮影戏,将崇祯元年秋天那场惊心动魄的政治博弈细细勾勒出来。奉天殿内的洪武君臣,个个都是人精,屏息凝神,从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诏令中解读着背后的刀光剑影。
【魏忠贤上书请辞东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