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451章 你要做这个时代的圣人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451章 你要做这个时代的圣人么? (第2/3页)

适口,确实是地道的老手艺。

    麦理寒暄几句后,目光便落在了面前那厚厚一沓林火旺呈上的计划书副本上。他收敛起笑容,拿起文件:“小林生请稍候,这【居者有其屋】计划,容我先大致过目一番。”

    林火旺微微点头,做了个“请便”的手势,便和高乔浩安静地等待。会客室内,此时安静得就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麦理浩的目光在目录和摘要间快速移动,然后是项目概述、合作模式、财务模型的关键部分。他脸上的轻松惬意渐渐被惊异和凝重取代。他看得很快,但越看眉头皱得越紧,不是因为计划不好,而是因为它太好了!好到超出了他作为总督的预期,甚至颠覆了他对资本家追逐利润本能的认知。

    这份计划书,相当细致、具体、操作性也强,不像是刚刚在仓促之间就拟就的,倒像是经过长时间详尽调研和周密计算而制定的商业提案。

    更让他心头震动的是其中关于置地集团的条款。针对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和运营,置地几乎只收取一个象征性的“服务费”和极其微薄的管理成本加成。文件中设定的利润率区间控制在 1%至 5%,在麦理浩看来,这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盈利,而是赤裸裸的亏损!

    一个小时过去。

    林火旺和高乔浩几乎未发一言,品着茶,吃着点心,耐心等待着。

    当林火旺拿起第二块绿豆糕,刚咬下一口时,麦理浩终于将手中的文件放回了桌面。他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审视、困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小林生,”麦理浩也没有过多的试探与客套,直接就开门见山说道,“看完这份计划,我真的很震惊,而且更加的疑惑。”

    “港督阁下,请指教。”林火旺笑着放下糕点,神色平静地应道。

    “我不明白。”麦理浩盯着林火旺的眼睛,,“据我所知,为了拿下置地集团的控股权,你可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汇丰银行和怡和洋行那里都借了巨额债务。

    你现在最应该,也是最迫切的任务,难道不是尽快掌控置地的核心业务,利用它旗下那些价值连城的优质土地和顶级物业,创造丰厚的盈利,迅速提升股价,稳定财务,甚至偿还部分债务吗?这才是最符合商业逻辑,也是作为置地主人的职责所在。”

    他拿起计划书,轻轻拍了拍:“可现在,你却拿出了这样一份方案。以近乎免费的姿态,提供土地和开发资源,协助港府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这其中的商业损失,恕我直言,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不符合常理,更加完全不符合一个商人,尤其是一个刚刚进行了一场高风险杠杆收购的商人的行为逻辑。”

    麦理浩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才十分慎重地说道:“除非……你想效仿你们历史上那些备受推崇的人物?宁可自己亏损巨大,也要为港岛的草根阶层谋福祉?你要做这个时代的圣人?”

    面对这近乎摊牌的质疑,林火旺的嘴角却勾起了一抹耐人寻味的笑意。他没有直接回答“圣人”与否,而是提出了一个反问:“麦理浩爵士,您是从哪里得出的结论,认为这样做我一定会亏本呢?”

    “哦?”麦理浩眉梢微扬,身体靠回沙发背,仿佛听到了意料之外却又意料之中的有趣回应,“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吗?就在你的计划书里,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他翻开计划书,准确地点向那些关键条款:“你们置地集团与港府的合作方式,无非两种:一种是置地出让自有土地用于保障房建设;另一种是港府提供土地,置地负责开发运营。但无论哪一种,计划书里都明确规定了,置地将完全被隔离在保障性住房的最终定价和销售环节之外!你们只能收取一个基于成本的‘建设和运营费用’。

    虽然你设定了1%到5%的利润率区间,但麦理浩以一个深谙此道的局内人口吻说道,“在我接触过的所有港岛地产企业中,没有一家,会把综合成本,土地、资金、时间、人力、管理等压缩到这个极限低位来做!

    这个账面上的‘微利’,按照置地的体量和港岛地产的正常盈利水平换算,本质上就是巨额的亏损。这就像让一个顶级厨师去街边档卖大包,只收个柴火钱。”他做了一个有力的手势,强调其不可行性。港岛地产的暴利是常态,而这份计划书要求置地做的,等同于放弃了这份暴利的大头。

    “总督阁下,您看到的,”林火旺脸上的笑容更深,而且还带着一种俯瞰棋局的从容,“只是计划书里写出来给您看的部分。”

    他不等麦理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