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一卷 第451章 你要做这个时代的圣人么? (第1/3页)
港督府的那一道厚重黑色铁门在身后缓缓地合拢,隔绝门外鼎沸的人声和刺眼的闪光灯。
林火旺走在铺着深红地毯的长廊上,身旁是亦步亦趋、神情紧绷的高乔浩。林火旺的目光十分平静地扫过两侧墙上,那里挂着历任港督的画像,就是他的内心却在回溯着,这片土地未来二十多年的发展轨迹。
居者有其屋!!!
这是多么好的初衷啊!
林火旺在心中忍不住感叹了起来。
他记得很清楚,在真实的历史上,麦理浩正是要在今年的年底首次抛出类似的计划,试图缓解港岛底层恶劣的居住困境。
不管他是为了政绩,还是真的为了港岛的底层民众也好。
他的这一份热情和蓝图倒是描绘得相当的真切。
然而,当理想真的撞上现实的冰山后,这艘名为“居者有其屋”的新轮,最终也只能说,是完成了一小半的航程,便偏离了轨道,甚至在后来的岁月里,甚至还无意中成为了推高房价的“帮凶”。
为什么这造成这样的结果呢?
林火旺来之前就已经认真剖析过,答案既简单又现实,那便是巨大的利益的捆绑与各方力量的博弈结果导致的。
一方面,港府的运转,肯定需要庞大的财政收入,而土地批租是条捷径,是“土地财政”赖以维系的根基。
不管是麦理浩,还是他的继任者们,并非不想多建、快建平价屋邨,但所要面对的现实却是,他们想做这些就更加需要依赖这些手握资源的“地产诸侯”。
那些盘踞在港岛顶端的大亨们,无论是英资的怡和、太古,还是华资的长实、新鸿基、恒基,哪一个又能容忍大规模平价保障房涌入市场,冲击他们精心维护的高昂房价体系?因为这将意味着利润被大幅摊薄,甚至资产缩水。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本的生意无人问。
这便是任何地方资本都遵循的铁律,放之四海而皆准。
所以,当面对港府的高声呼吁,大地产商们要么阳奉阴违,象征性配合;要么干脆抵制、拖延。
港府失去了强有力的执行伙伴,仅靠着自身机构,毫无疑问是效率低下的。为了维系计划,只能将时限不断拉长,申请门槛无形中提高,审核程序复杂冗长。
底层那些真正急需改善、在“鸽笼”和木屋中煎熬的市民,看着渺茫的轮候时间和苛刻的条件,只能绝望地将目光投向私人市场,在漫长的等待中被迫耗尽微薄的积蓄去接盘日益高企的私楼。
庞大的住房需求始终得不到有效满足,反而为地产商们维持高房价提供了支撑——“你看,居者有其屋也供不应求嘛,市价自然坚挺。”
久而久之,这一盘原本为了惠民的好棋,竟演变成了助长垄断和推高房价的怪圈。港府被深深套牢在土地财政和地产经济的战车上,转型科技、金融的决心和空间被不断挤压。
包括后来的所谓“数码港”,到头来也是被地产思维侵蚀,沦为一个挂着高科技羊头的地产项目。整个城市的经济结构变得单一而脆弱,物价畸高,贫富差距成了无解的顽疾。
弯路,港岛的未来,走了太多的弯路了。
林火旺的目光停留在画像上某位面目模糊的殖民者脸上,看到了未来二十多年港岛一步步走入的发展死胡同,错失了多少腾飞的契机。他心中忍不住唏嘘不已。
穿过典雅的回廊,进入一间布置相当考究的会客厅。
空气里弥漫着上等红木和皮革的味道,高乔浩紧张地拉开一张椅子,示意林火旺坐下,自己则有些局促地坐在旁边,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紧握放在膝盖上。那份替老板背负的庞大贷款压力和对眼前局势的不确定感,让他额头上早就已经满头大汗了。
港督麦理浩则是换了身舒适的便装,重新走了进来。
他挥手屏退了侍者,脸上的凝重和适才在广场上被舆论逼迫的窘迫已经消散,恢复了作为殖民地最高长官应有的沉稳与从容。
“小林生,请随意,到我这里来,不用拘束。”麦理浩在主人位的沙发坐下,甚至脸上还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茶点还合口味吗?特意请老师傅做的。”
“有劳费心,非常精緻。”林火旺从容地点点头,端起白瓷杯啜了一口微凉的香茗。
这桌上摆放的几碟中式点心,的确算得上是可圈可点,清香的绿豆糕,精致的核桃酥,非英式甜点的齁甜,更显雅致。他刚刚尝了一块绿豆糕,清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