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十一桶 第三百零八碗 蒙古朝圣表忠心 大燕威王初涉政 (第1/3页)
第十一桶 第三百零八碗 蒙古朝圣表忠心 大燕威王初涉政
“还成么?”王轼对着铜镜看了看,向李顺喜问道。
“啧啧,王爷,您要是这么出去,那肯定是掷果盈车啊。 ”李顺喜笑道。 今儿王爷说要微服出游,换了一身寻常打扮,可即便如此,也够让人惊讶的了。
“掷果盈车?什么典故?”王轼问道。 他自小不喜读书,更不屑作那寻章摘句的腐儒,所以对这些名人典故无从知晓。
倒是李顺喜陪他上学,王爷没学到什么,他却学了一个满腹诗书,见王爷过问,遂笑道:“古时候美男子潘安长得极俊美,每次坐车出游,城里的妇人们就拿水果往他车上扔,以表示爱慕之情,每次都满载而归。 后来有个丑男,也学他的样子,结果城里的妇人们见了,就拿石头往他车上扔,也是满载而归。 ”
“以貌取人,不是君子所为。 ”王轼轻笑道,收拾停当,便出了威王府,只带三五个近侍,也没带半个武士。 今天可不是寻常日子,大燕北路招讨使铁木真,会在今天进入北京,朝拜皇帝,他是要去见识一下这位蒙古首领的风采。
那北京城,原名幽州,自王钰迁都北京以来,数十年建设,规模庞大。 成为国家军事,政治中心,居民十万余户,近六十万人,而且大多为内地迁入的汉族百姓。 早把当年契丹人统治此地的风气冲击得荡然无存。
王轼领着随从走在街上,初时并没见任何异样。 不多时,只觉街上行人不时拿眼光瞄他,那街道两旁的民居商铺里,不知躲了多少姑娘妇人,偷偷打量。 李顺喜颇为得意,摇头晃脑起来,王轼却完全不以为意。
那北辰门一带。 是三教九流汇聚之所,杂耍卖艺地。 兜售果品的,摆铺算命的,林林总总,难以计数,甚至还有金发碧眼的胡姬所开酒楼,生意异常火爆。 王轼幼时,时常偷出皇宫。 流连此地。
如今故地重游,他已是翩翩少年,心里凭添许多感慨,又特别是先帝驾崩不久,自然是更没有心情游玩。 倒是几个小太监,平常难得出来,看什么都觉得稀奇,王轼见状。 遂命他们自行游览,只留李顺喜一人。
“大官人,要看那胡夷,只消等他们入宫朝圣,又何必亲至民间?”李顺喜不解的问道。
“你不明白,若等他进了宫。 面对圣上,如今他们有求于我国,自然是收敛一切行迹,恭恭敬敬,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若在此间,以寻常百姓身份观察,又是另一番景象。 ”王轼解释道。
不多时,忽见礼部官员官轿出现,想是奉了圣旨专来此地迎候蒙古首领。 看来朝廷也没有把蒙古当回事,以前番邦首领或使臣入京。 为了表示中央对他们的爱护和重视。 大多会派遣一位三口以上天子近臣相迎,如今却只是礼部官员。 待遇降了一等。
王轼站在人群中,却还显太过引人注目,遂以纸扇遮面,以免被礼部官员认出。 至日上三竿,城外号角声大作,城内百姓无不翘首以盼,想看看什么稀奇事。 礼部官员下了轿,站在北辰门口。
王轼朝城外望去,只见长长一队人马,全都穿异族服饰,男人头上也扎辫子,腰挎弯刀,骑着高头大马,朝城内而来。 那行在前面的马队,人人手里捧着大匣子,想是给圣上地贡品。 先头进了城,后面又是百余位异族武士,但见人人剽悍,个个英勇,汉族北方人身材已经高壮,比起蒙古人,却仍显单薄。
“大官人,看那面大旗!”李顺喜突然叫道。
一面大旗映入眼帘,上面左方用正楷大书,“大燕北路招讨使”,左面书“呼伦贝尔郡公”,旗下一人,约二十出头,极其雄壮,骑在马上,也比旁人高出一头。 他却没有穿蒙古服装,而是着大燕武官二品紫色朝服,头戴乌纱,身上也没有携带武器。
“这就是那个铁木真了吧?”王轼心中暗想。
“哟,蒙古美女!大官人,快看快看!”李顺喜两眼放光,禁不住手舞足蹈。 那北辰门的百姓,也是头一次看到蒙古女人,指指点点,品头论足,不光男人们看得眉开眼笑,连妇道人家也跟着窃窃私语。
王轼扭过头去,似笑非笑地问道:“人家高兴就算了,你欢喜个什么劲?”
“嘿嘿,看总是能看的吧?咦,那是什么人?”李顺喜突然望见美人群中,有十几个女子,黄头发,蓝眼睛,高鼻子,五官跟汉人大为迥异,身材比汉族男人还高,身上穿的衣服也与蒙古人不同。
“我听人说,蒙古被燕军打败之后,向北逃窜,越过千里雪原,征服了当地人,这些女子可能就是北方千里雪原之后的民族。 ”王轼猜测道。 他猜得没错,这些女子,就是蒙古人从北方极寒之地的土著中挑选的美女,专程送至北京,献给大燕皇帝。
“啧啧,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从前先贤们认为神州大地就是全天下,现在看来,这天底下,不仅仅有我们汉人。 ”李顺喜由衷的感叹道。
“呵呵,我小时候在京城四处游荡,喜欢听那些跑海商地人回来谈天说地。 据他们说,我们中华大地,只是大海上的一个大岛而已。 天下象我们这样的大岛,还有很多,只是路途太远,互相之间难以碰面。 将来有机会,我倒是想出去见识见识。 ”王轼说起此话时,充满了向往。
“那有什么?就算天下还有很多我们这样的国家,可都是些蛮夷。 要不然他们怎么会拼命往中土跑?而且来了就不想回去,真个是乐不思蜀。 ”李顺喜越说越开心。
就当此时,他们旁边一人说道:“若天下人都似这般妄自尊大,我们早早晚晚会被人家赶上,天下如此之大,人穷一生之力,又能窥得几分?妄言天朝。 何其愚也。 ”
王轼听他谈吐不俗,仔细一看。 说话的人四十左右,相貌清奇,大异常人,王轼本当问他姓名来历,李顺喜却已经抢道:“你这人好不懂事,我说我地,与你何干?”
“哼。 愚夫。 ”那人哼了一声,扭头就走。
“嘿!这人疯了吧,怎么……”李顺喜怒气冲天。
“算了,人家有人家的想法,你跟着起什么哄?”王轼制止道。 说话间,蒙古大队已经入城,王轼盯着铁木真看,后者却在入城之后。 与礼部官员见礼方罢,下令全体下马步行,他自己也牵着战马,一步步向皇宫方向走去。
“哈哈,蒙古人也老实了,在天子脚下。 不敢骑马,步行表示尊敬。 ”李顺喜得意洋洋,大有扬眉吐气之感。 周遭百姓也大受鼓舞,看来蒙古人被打怕了,当年耀武扬威,如今却要丧着尾巴作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