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桶 第三百零七碗 铁木真入京朝拜 大司马教导威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一桶 第三百零七碗 铁木真入京朝拜 大司马教导威王 (第3/3页)

是气宇轩昂,仪表堂堂,只是这些年来,岁月催人老,再加上一直郁郁不得志,六十不到的人,却仿佛七十好几一般,老态龙钟。  任谁看了也不敢相信,这就是当年带数万汉家儿郎,直取上京,打得女真人惊天动地的民族英雄。

    “恩师驾临,学生有失远迎,失礼之至。  ”王轼从后堂转出,冲着韩毅长长一揖。

    韩毅连忙起身笑道:“殿下如今已然出师,不可再拘泥于礼数,下官愧不敢当。  ”

    “一日为师,终生为师,本王一身所学,全拜恩师教诲,永志不忘。  ”王轼恭敬的说道。

    韩毅看着自己的高足,脸上满是得意之色,他这些年来始终认为,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就,绝对不是当年攻取了上京,给女真人当头棒喝,也不是写成了十三卷兵书,施布全军推广。  而是培养了眼前这位少年英才,威王无论武艺,兵法,谋略,战术,都属优异,就是年轻气盛,不够成熟,如果能够得到实战锻炼,他地成就绝对不会在自己,甚至林冲之下,肯定能够成为一代名将。

    “好,不谈这个,下官今日登门,乃是有件要紧地事情与殿下商量。  ”韩毅说道。

    王轼当即请他落座,询问道:“恩师有何事,直管讲来,有用得着本王地地方,万死不辞。  ”

    韩毅也不罗嗦,开门见山地说道:“殿下何知,蒙古人又出现在草原上?”

    一听这个,王轼来了精神:“本王也听说了,十几年不见踪影,如今再度出现,据说是逃到北方雪原,还打败了当地人,只是本王不明白,他们又回来干什么?难道真是思念故土?”

    韩毅闻言冷笑:“可能不止是思念故土,还对中原念念不忘。  ”

    “不会吧?蒙古全盛时期,尚且不能挡住先帝雷霆一击,损兵折将,望风而逃。  如今穷途末路,率众来归,圣上顾念他们不易,又诚心归顺,所以才同意他们的请求。  老师说他们觊觎中原,岂不是抬举他们?”王轼似乎不太相信蒙古人有那个本事。

    韩毅看了他一眼,轻笑道:“王爷年轻气盛,傲视群雄。  但蒙古人并不象王爷想象地那样虚弱。  先帝在世时,一直很忌惮蒙古,当时很多大臣都不能理解。  其实先帝实在是高瞻远瞩,因为蒙古人是我中华唯一劲敌,他们是真正的游牧民族,不是女真,契丹,党项这些民族所能比拟地。  王爷试想,其他民族,在我们大军压境之下,国破家亡,灰飞烟灭。  只有蒙古,十几年前一战,他们元气大伤,但我们同样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且没能把他们完全消灭,这不,人家又回来了。  ”

    王轼好象听出一些意思,却又不完全明白,问道:“那依先师之见,朝廷日前决策是错误地?”

    “也不能说完全错误,因为这两年,我们实在没有能力再举兵北伐。  如果再打大仗,国内会乱,四川已经是一个反面教训。  下官所担心的是,朝廷虽然对蒙古有戒心,但不会引起足够重视。  尚相的政策,本意是好的,也是可行的,但他忽略了蒙古人的习性,一个草原民族,一个真正的游牧民族,如何肯老老实实的被汉族同化?不要忘了,大燕跟蒙古如今地首领铁木真,有杀父之仇,灭国之恨,王爷认为,他会真心地归顺么?”韩毅宝刀不老,虽然年迈,离开沙场多年,但看问题的眼光仍旧如此犀利。  就凭他这一番话,满朝文武,谁能说得出来?

    王轼听在心头,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喜地是,蒙古若再作乱,他就有机会披坚执锐,征战沙场,眼下四海升平,群雄毕灭,所有人都认为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时候到了,你就是想打仗,也没有敌人。

    忧的是,若真如恩师所言,蒙古亡我之心不死,而圣上与朝臣又没有引起重视,那岂不是养虎为患,遗祸无穷?

    “那老师地意思,要本王怎么作?”王轼问道。  他知道,韩毅既然亲自登门来找他,一定是有什么想法。

    韩毅有些迟疑,本来这几十年,他一直被束之高阁,高官厚禄的养起来,就是得不到再度出山的机会。  年纪一天天增长,身体一天天衰老,那点雄心壮志也就消磨得干干净净,如今全部希望,就寄托在自己这学生身上。  但他太年轻了,尚不到弱冠之年。  不过想想,霍去病也是在他这个年纪,就已经率领大军,北击匈奴了。

    “如果,如果有机会,王爷可以试着向圣上进言,请求到北方带兵。  一来多多历练,二来就近监视蒙古,下官听说王爷力保圣上回京,深得圣上宠信,应该不会被拒绝。  ”看来韩毅活到快六十岁,还是不懂作官,不懂政治。

    他这个建议,如果碰上生性多疑的皇帝,王轼只要话一出口,立马就有杀身之祸。  亲王是帝位最有力的争夺者,从来新君一旦即位,他的兄弟们个个战战兢兢,惟恐引起猜忌,哪还有主动要求去带兵的?军队交到你手里,当皇帝的能放心么?你要是哪天突然带兵杀回京城怎么办?

    这一方面,王轼却是多多少少懂一点点,他从小长在宫里,母亲又出身低微,看惯了人家的脸色,所以养成他低调的性格。  听老师如此建议,虽然觉得太唐突,但也不忍心拂他好意,遂言道:“本王找机会试试,若能成功自然最好。  ”

    “还有,据说蒙古首领铁木真要亲自到北京朝拜圣上,殿下不妨参与接见,仔细观察其言行举止,他地祖父和父亲,都是一代枭雄,下官猜想,他恐怕也不会是个善类。  ”韩毅提醒道。

    “哈哈,本王倒是正想见识一下这位蒙古首领,若老师地预料不差,那他将来有可能会与本王在战场上碰面。  ”王轼笑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