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0章 授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90章 授衔 (第2/3页)

将军的人数不应该太多,所以中华帝国的军衔中没有准将,只有大校。

    将官、校官、尉官,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虽然军衔制源于西方,但是名字却属于中华传统范畴之内。

    以陆军为例:少尉对应排长,中尉对应副连长,上尉对应连长,少校对应营长,中校对应副团长,上校对应团长,大校对应旅长,少将对应师长,中将对应军团长,上将对应陆军部部长。

    另外在排长之下还有划分,士兵入伍三年,之后可以选择退役和继续当兵,士兵入伍第一年是为列兵(二等兵),第二年为一等兵,第三年为上等兵,到了第四年就可以成为士官。

    士官一般由拥有专业技术者担任或从资深士兵中选出,士官分为上士、中士、下士,士官主要担任军队中的正副班长职务。

    以后帝国.军人的薪酬将以军衔为标准(指同一军种),以陆军为例,列兵月薪30华币,一等兵35华币,上等兵40华币,下士50华币,也就是说士兵入伍超过三年,最低月薪也是50华币,随着职位的增加,月薪会更高。

    别看列兵月薪只有30华币,在源河市,普通工人最高月薪也只有30华币,别的地区月薪只在20华币左右,30华币足够一个五口之家过上小康生活。

    不过想要晋升军衔,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上士到少尉、上尉到少校、大校到少将,都是一道“天堑”,想要晋升军衔,不但需要足够的知识水平,还需要一定的战功,在战乱年代,战功好得,但是知识水平却是一些军官头疼的事情。

    让军队中的那些大老粗学习知识,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以至于陆军中有着大量的士官卡在上士晋升少尉的管卡,他们的战功足够,但是知识水平却不够。

    然而知识水平将在以后的战争中越来越重要,帝国的军队将会陆续装备大量领先世界其他国家的装备,军队的作战方式也变化的越来越快,没有一定的知识水平难以正确领导军队。

    ……

    一月一日下午两点,皇宫西南方向的龙城大会堂中座无虚席,而且座位上坐着的多数都是身着各色军服的军人,即将召开的授衔大会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