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日本的野心 (第2/3页)
汽舰,人称“蒸汽战舰之父”。1853年4月,佩里在香港从东印度舰队中抽调4艘军舰,组建了一个小型舰队,从香港出发,经广州、上海,于7月8日驶入日本江户湾入口的浦贺港。这就是前面所说的美国“黑船”出现于日本江户湾的缘由。些日本人快要爬上军舰的时候,美国水兵用刺刀疯狂挑刺,将他们纷纷赶入大海。当天晚上,浦贺地方官员迫于压力,登上美国军舰与佩里谈判。佩里拿出美国总统斐尔摩尔写的国书,要求日本开放口岸与美国通商。地方官员不敢擅自做主,表示要向幕府请示。
几天后,日本幕府同意在岸上接受美国国书,日期定在7月14日。
这一天,密密麻麻的日本步兵和骑兵整齐排列,摆出威武的阵势。佩里怕发生意外,精心挑选了300名能战的水兵上岸,并让身后的舰炮做好射击准备。会谈时,日本代表表情冷漠,高声宣读了政府的回文,表示接受美国国书,同时要求佩里立即离开日本海域,但对于是否同意开港通商只字不提。佩里见日方虽然接受了美国的国书,但开港的目的并未达到,有些恼怒,当即又递上了一封致幕府的信,信中说:“我认为此封国书涉及许多问题,贵方显然要用一定的时间来审议并做出决定。考虑到这一点,我期待在明年春天返回江户湾的时候得到贵方的答复。那时,美日双方应该能够缔结友好的令人满意的条约。我怀着这样的信念期待着……”
几天后,佩里率舰离开日本海域,“黑船”列队进行了武装示威。
佩里舰队离开后,日本上下被悲愤和恐惧的气氛所笼罩,正如当时流行的一首歌唱的那样:“名茶上喜撰(蒸汽船),只消喝四碗,惊醒太平梦,彻夜不能眠。”“上喜撰”是当时日本的名茶之一,其发音与“蒸汽船”相同。这首歌暗喻美国4艘蒸汽舰搅乱了日本人的太平梦,犹如喝了浓茶一样难以安眠。60岁的幕府将军德川家庆忧虑而死,幕府实权由首席老中、34岁的阿部正弘掌管。老中是辅佐将军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最高常设官员。阿部正弘生性懦弱,佩里临行前留下的话,让他寝食不安。
然而,没有等到第二年的春天,日本人最担心的事情就发生了,美国“黑船”于1854年2月13日,再次出现在江户湾海面上。佩里率舰队为什么要提前到来?原因是在佩里上次离开日本不久,俄国海军中将布恬廷率领俄国太平洋舰队驶抵日本,也要求开国,遭到日本拒绝。佩里获悉了俄国人的行动后,担心俄国抢在美国之前打开日本国门,十分着急,决定加快在日本开港的步伐。这次,佩里带来的“黑船”是7艘,一进江户湾便发炮示威。阿部正弘被隆隆的炮声吓得浑身发抖,主张接受佩里提出的条件。3月2日,日本派出代表与佩里谈判。经过讨价还价,最终双方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及其附属条约,也叫《神奈川条约》。《日美亲善条约》及其附属条约的核心内容就是日本开港,开放下田、函馆两个港口,作为补给美国船只燃煤、淡水、食品等物资的基地,使美国完全达到了目的。事后佩里高兴地说,条约“虽然是初步的,但对于今后将与日本政府建立的通商协定,却是最重要的一步进展”。
下田位于本州岛,可以作为美国太平洋贸易的中转站;函馆位于北海道,可以作为美国在北太平洋捕鲸船的避风港和补给基地。这两个港口的开放,使美国实现了开辟太平洋航线的意图。
《日美亲善条约》及其附属条约是日本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从此结束了日本200多年的锁国体制,并逐渐将日本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从此以后,英国、俄国、荷兰等西方列强接踵而至,都与日本签订了内容类似的条约,日本面临同中国鸦片战争时一样的民族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天皇发动了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推翻了幕藩体制,建立了中央集权政府,使日本由封建国家,正式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从这一刻开始,日本就梦想着“脱亚入欧”,就是要脱离亚洲落后国家的行列,加入到西方列强的队伍中。
那么,“脱亚入欧”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逸凡仕成先从一枚纸币讲起。
日本现行最高面额的纸币,是一万日元的纸币,上面印刷着一个头像。
人们都知道,把一个人的头像印刷在国家的货币上,说明这个人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和影响一定不同凡响。
那么,这一万日元纸币上的这个人是谁呢?他叫福泽谕吉,是日本的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也是日本最早的军国主义理论家。把他的头像印刷在日本最高面额的纸币上,说明此人及其思想在日本是深入人心的。
福泽谕吉出生于日本的一个下级武士家庭,青年时代,正赶上日本打开国门的时候,他接触到了西方文明,并很快迷恋上了西方文明。他精通汉学,熟悉英语,多次受幕府的委派,出使欧美各国,先后完成了影响颇大的《西洋事情》、《劝学篇》、《文明论概略》等著作。在40岁以前,他主张学习西方,实现近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