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四百三十章 德国航母(上) (第1/3页)
() 可以看出,兴登堡级战列舰的设计方案较之原来的几个已经有了颠覆xìng的变动,为此调整设计所需花费的时间自然不短,不过反正青岛那两个7万吨级船坞此时还在建设当中,这两艘本来现在就没法开始建造,所以时间上不必太过着急。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德国海军甚至对中国人能否赶在1940年年底之前将那2个巨型船坞建成都表示了强烈的怀疑。但是被任命为青岛船舶工程建设总指挥的沈鸿却显现出了他青出于蓝的系统工程学造诣,不但充分调动了所有参与人员的积极xìng,而且几乎连一点时间都没有浪费掉,近乎奇迹地赶在1940年上半年提前建成了这两个亚洲顶尖的现代化巨型船坞,耗时不过两年出头(PS:顺便提一下,历史上新中国是由2.5万吨船坞直接跳到30万吨,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前提下只花了五年多的时间就成功建成,同样堪称奇迹。),其间他还主持完成了对德国15000吨zì yóu式水压机和30000吨模锻式水压机的仿制工作,令德方人员无不叹服,尤其是在大家得知沈鸿连小学都没读完之后。而胡卫东也由此意识到或许之前已经对沈鸿极其重视的自己依然低估了这位百年不遇的奇才. .
事实上,尽管沈鸿在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贡献罕有人及,但他在历史上浪费掉的时间也实在太多,很难想象如果一直都给予他最好的工作环境,沈鸿能够创造出多么惊人的奇迹。
在抗战之前,沈鸿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由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学徒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小企业主,但此时年届而立的沈鸿已经浪费掉了最宝贵的青chūn(没有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也没能接受工业化大生产的洗礼。)。抗战爆发之后,沈鸿带着自己的机器和工人投奔延安。固然为抗战和解放出了大力,但就其个人而言,在山沟小作坊里很难获得多少成长。建国之后。沈鸿虽然通过刻苦的自学与实践的磨砺而迅速成长为世界级的杰出工程师与工业管理人才,但细究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