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液冷还是气冷(下) (第3/3页)
无解,但是杀伤效率太低,如果敌人不怕损失、以优势数量的机群强行突入我方空域,轰炸我方的机场、油库等重要目标的话,我方一点办法都没有,而机动xìng出sè的战机却可以缠住敌机,让其没法轰炸,这才能叫做“拦截”啊!
不过彻底说服胡卫东的,还是苏霍伊的这么一段话,“xìng能比敌人明显好出一截就足够用了,过分追求xìng能只会导致不必要的浪费,毕竟一分钱一分货。而中国飞机的敌人是rì本的飞机,它们同样采用的是气冷发动机,所以咱们用气冷发动机就足够了,毕竟我们有涡轮增压器,发动机xìng能相当的情况下,rì本人的飞机赢不了我们!”
说到涡轮增压器,其实历史上二战期间由于材料和工艺的限制,仅有美国研制成功可以大量应用的型号,而且xìng能与后世的成熟产品远远无法相比,仅仅在高空效果不错,而且比起需要额外占用发动机功率的机械增压器,优势也并不是很大,比如p51“野马”战斗机就没有选用涡轮增压器,却依然成为了二战期间公认最成功的战斗机。而在低空的话,二战期间美国生产的涡轮增压器甚至会降低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只是影响比机械增压器小一些而已。
并且历史上二战期间的废气涡轮增压器还有着结构复杂、可靠xìng差、成本高昂人工和材料都贵等一系列的缺陷,这自然不能令胡卫东满意。但是胡卫东对于发动机仅有着泛泛的了解,虽然他以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而且强度极大的坦克炮管钢材料衍生出来的耐高温低合金钢材料降低了稀有金属用量、省去了一些与耐高温xìng能无关的热处理步骤、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足以满足涡轮增压器的需要、而且成本相对低廉,但是没有良好的设计还是白搭。胡卫东原以为成熟的产品至少也要两三年后才能拿出来,但是来华后已经创造了一系列奇迹的老妖怪尼古拉.特斯拉却再次显示出了他的神奇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