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夜 乌江之挽歌(三) (第2/3页)
的培训,一般步卒就可以转为骑兵。这时候大规模的骑战才成为现实,骑兵才真正作为战场的主力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负。
随后便有了马背上的民族——鲜卑人的强势崛起,以致北魏的建立。又到了隋唐时期,李世民依靠玄甲军把轻骑兵进一步扬光大。
但是身为江东子弟的西楚霸王项羽竟是带出一支足以媲美塞外匈奴人的骑军,纵横于秦末起义的诸侯之间,未有敌手。不得不说,他在练兵和用兵方面都很有一手。
知道马镫的意义所在,司马富强为了这近四百里的路程,特地为队友们制作了九付简易马镫,否则在南北朝、隋唐两条主线以及势力梦境中用惯了马镫的梦中人可得遭罪了。
就算是这样,当众人抵达乌江边上,先一步找到那位乌江亭长时,时间也已经来到了第二天中午,距离项羽抵达此处也不过是数小时的间隔。
下马之后,腰酸背疼的梦中人们大都在江边就地休息,而心存一丝侥幸的黄志和张伟却顾不得疲惫,四下里探查地形,试图寻找一个能够改变项羽命运的契机。
乌江亭长也注意到了这群人身着的楚军军服,老人热忱地凑过来搭讪,“几位将军可是要渡江?”
黄志先是摇摇头,随即又点点头,他记起这个老人是项羽的死忠,告诉他实情应该无妨,“项王的军队在垓下被刘邦小儿的七十万大军围攻,怕是撑不住了,我等先行一步来此为项王寻求退路。”
乌江亭长听得脸色青,当即破口大骂,“刘邦小儿这个无赖”
片刻之后,老人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些,自我安慰地说到,“项王一定能赢的想当年于彭城,项王率三万精兵深入敌后,力克刘邦五十六万联军。如今汉军不过七十万,想来项王带上一半人马足矣。”
顿了一下,他又重复了一遍,“项王能赢”
黄志苦笑无语,项羽十年来风光无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