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谋定后动 (第3/3页)
龄都是赞不绝口。
对他们的赞叹之词,杨戈心中暗笑,开什么玩笑,若是房玄龄还解决不了的话,当今世上还能有谁有如此本事?房谋杜断,这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两个猛男,可不是徒有虚名的。
不过,房玄龄既然已经来了辽东,不知那位杜如晦现在什么地方,若是也能一并勾引到了辽东,哈哈,李二啊李二,倒是要看看将来你们老李家起事的时候,还有没有那么多文臣武将了。
杨戈与众人闲聊了两句,言归正传,开始了这次会议的正式话题。
“诸位,如今辽东在我等手上已是将近两年有余,随着中原移民的陆续迁移,这辽东已是彻底成了我汉家江山。我辽东军数十万兵马,战船无数,可谓兵强马壮。如今休养生息了这么久,不少人可是有些手痒了。今ri将大家召集在一起,正是想征询大伙的意思。”
席中将领,都是辽东军的高层,自然明白杨戈话中的意思,不禁隐隐有些冲动起来,一双双眸子透出了久违的杀气,一股凛冽之气瞬间笼罩了整间议事大厅。
“总管大人,这还用说么,当然是开打了。先没了百济,再打新罗。嘿嘿,这两个弹丸小国,哪里经得住我们大军。还不是望风而逃?”
率先说话的当然就是胡刀了。这家伙早就有了动手的意思,此时听到杨戈终于开口,哪里还按耐得住,抢先开口。
王思晨皱皱眉头,缓缓开口道:“胡子,要真如此简单,大人何必大张旗鼓的召集大家?依我看,此事还是稳妥一些的好。如今我辽东军将高句丽连根拔起,取而代之。难道百济与新罗就没有同仇敌忾的心思么,恐怕我大军一动,这两个国家也会随之而动,若是硬碰硬的话,我辽东军虽然不怕,但损失大了,我们却是有些伤不起的。”
“有什么好怕的,难道我大隋将士还怕受伤么?王大统领恐怕是过虑了吧?”
李洛笑嘻嘻的回应了一句,但谁都听得出来,他这话是针对王思晨去的。两人彼此之间有些不对付,这也是老黄历了。对于这一点,大家都心中有数,也就不去管他。
王思晨却是冷笑了一声,冲着李洛丝毫不客气的说道:“李将军,别忘了,在我们的身后,还有偌大的中原地区呢。现在中原战乱频频,大隋江山还能保得住多久?若是在这两个弹丸小国损了兵将,可是得不偿失的。还请总管大人明鉴!”
话说到这里,李洛也是心中一惊,果然正如王思晨所说,眼下可不是大动刀兵的好时机啊。但是总管大人的意思,的的确确是想对百济新罗下手的啊。这,这,李洛的脑子一时有些糊涂了。
杨戈微笑两声,将头转向了王猛,亲切的问道:“王大哥,你的意下如何?”
王猛呵呵笑了两声,不假思索的说道:“打是肯定要打的,但是怎么打,却是个问题。务必要一战功成,否则拖下去的话,却是对我辽东军有所不利的。”
杨戈点点头,又征询周文博的意思。周文博将百济新罗的水军实力分析了一遍,也是认为眼下的确是下手的好机会,但如何打法,却和王猛一般,暂时还没什么好的思路。
众将七嘴八舌,说的无非也就是个水陆并进,强攻硬打,并没什么新鲜的思路。到了后来,突然有人叹道:“若是百济也能像当ri的平壤城内乱就好了,可惜的是百济扶余氏实力雄厚,并不像高句丽一般权臣当道有机可乘,这倒是难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杨戈却是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正是当ri他带着人虏获过的北汉山城少城主扶余元,当时从他口中,似乎与那百济王世子有些过节。若是能从他这边找到突破口,倒是一项不错的主意。
不过此等事情并不适合大庭广众下商量,杨戈不动声色,并没有将这扶余元的事情说出来。又商量了片刻后,杨戈吩咐众将,马上开始动员各自军队,将大战的各项准备工作逐项吩咐下去。众将欣然领命,喜形于色的各自出门准备不提。
等会议结束后,杨戈将李靖胡刀余老三留了下来,说起了当ri那扶余元的事情。胡刀余老三也是当事人,自然还有印象,此时听杨戈提起,顿时心领神会,知道总管大人想的又是特种作战那一套招数了。
李靖听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讲说清楚后,沉思了片刻后,向杨戈提议道:“既然北汉山城的扶余元是大人故交,不妨先走动走动,探听一下虚实。同时也可采取一石二鸟之策,派人到百济都城放出风声,就说北汉山城城主扶余琪yu投靠大隋等等。另外可派人往新罗一行,与之交好,将其稳住,最好能让其采取中立。”
杨戈不禁大喜,没想到自己只不过这么一说,李靖已是说出了整盘计划。若是此计能成,嘿嘿,恐怕百济危在旦夕了。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