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零二章 论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五百零二章 论人 (第1/3页)

    天宝三年七月初,李扬请旨今岁申甲科状元赵岳,二名岑参等二十八名及进士弟之举子,

    李隆基阅之,御笔批之。经吏部行文,授赵岳为国子监从八品上四门助教,岑参为太子右内率府正九品下兵曹参军事,余者皆授其职。

    授过之后,礼部侍郎达奚珣一日公事行吏部,坐于李扬处闲聊,论起此二子说道:“今岁本官不才添为南院主试,取士二十八名。但才学有高有疏,此中赵岳、岑参为最佳,若以文采来看,实为岑参高上一头,只不过此子投卷一篇感旧赋实是失策,真是不该呀。”

    “哦,本官是听说过,但是未读品过,但听一详。”李扬不免有些感兴趣,命人添茶后说道。

    达奚珣从怀中取出文折递过,瞧着此文折叠方正,就知其意实是相中了这岑参。李扬心下笑笑,不取岑参为头名看来,这达侍郎是心有怨悔之意,接过展开相看,读罢拍手叫绝言道:“果真是好文!”又是细细的研读一次,念道:“参相门子,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十五隐于嵩阳,二十献书阙下。尝自谓曰:云霄坐致,青紫俯拾。金尽裘敝,蹇而无成,岂命之过欤?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矣。江陵公为中书令,辅太宗;邓国公为文昌右相,辅高宗;汝南公为侍中,辅睿宗。相承宠光,继出辅弼。......泣贾谊于长沙,痛屈平于湘沅。(摘自唐,岑参,怀旧赋)”叹道,“文是极好,只是也太过怨人了。”又往下看,便皱了眉道,“怨不得达侍郎不敢取他为头名,此等文赋通篇悲患,言及祖上与自身之苦,实是不该。”指下阙于达奚珣相看。

    达奚珣点头,摇首轻吟着:“夫物极则变,感而遂通。于是日光回照于覆盆之下,阳气复暖于寒谷之中。上天垂鉴,佑我伯父;为邦之杰,为国之辅,又治阴阳,更作霖雨;伊廊庙之故事,皆祖父之旧矩。朱门不改,画戟重新;暮出黄阁,朝趋紫宸;绣毂照路,玉珂惊尘。列亲戚以高会,沸歌钟于上春。无小无大,皆为缙绅;禺禺卬卬,逾数十人。嗟乎!一心弼谐,多树纲纪;群小见鬼,独醒积毁;铄于众口,病于十指;由是我汝南公复得罪于天子。......及其高台倾,曲池平;雀罗空辈其处所,门客肯念其平生?已矣夫!世路崎岖,孰为后图?岂无畴日之光荣,何今人之弃余?彼乘轩而不恤尔后,曾不爱我之羁孤?叹君门兮何深,顾盛时而向隅;揽蕙草以惆怅,步衡门而踟蹰。强学以待知音,不无思达人之惠顾,庶有望于亨衢。(同上)”啧嘴心有恨他之意,不甘而道,“一大好之才便是因它而毁了!”神色暗然似是惋惜。

    李扬将此赋放于案上,以手覆之轻轻的拍了几下,笑道:“撇去文意不说,但就这文采实是上佳。达侍郎之意本官已知,但所授之职陛下已准之,恐难更改。不过,日后本官会识才重用的。”

    “本官替这岑参多谢李侍郎了。”见此行目的也至,达奚珣笑而施礼表谢。

    这其中有何内幕李扬必不想知道,他也不过是落个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