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上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章 上位 (第3/3页)

,几乎所有人都欢呼雀跃。

    汉中国的建立,不出意料地引起了曹方的激烈反应。正月十五日,谏议大夫王朗由许昌急赶至汉中,代曹操传书,严令刘备在最短时间内,立刻解散“汉中伪朝廷”,并上书朝廷请罪。这王朗倒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胆子着实不小,居然当着刘备和所有文武百官的面,直斥刘备“妄立朝廷”的行为,是为祸乱社稷的谋叛之举,若不能幡然悔悟。日后必将遗臭万年。但是他这一言行,很显然是引火上身。诸葛亮、庞统。甚至许靖等人,无不是舌辩高手,当场对王朗的谬论进行了无情的驳斥。而很可惜的是,王朗还不具备马谡“舌战群儒”的本领,很快就在诸葛亮的连续几个软钉子下,硬生生被“刺”的哑口无言。

    让“观战”的马谡颇为感到遗憾的是,今时的诸葛亮,似乎还没达到传说中能“骂人于死地”(骂死王朗是演义中的情节,大家就不必深究了)的境界,虽然让王朗面红而赤,颔下胡须几乎被气得一根根都翘起来,但他最终总算是平平安安,全须全尾地离开了汉中。

    其实,自在汉中国建立的那一刻起,刘备就已与曹操彻底地翻了脸,彼此间再无任何情面可言。而在此之前,因汉献帝在许昌,至少在表面上,刘备还是要服从那些明出天子、实系曹操的政令。而且,许多时候在任命军政要职是,刘备也必须向许昌上书。但随着汉中国的建立,这最后一层面纱也被彻底地揭去。以曹操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他之所以在明知道这一点的情况下,仍派遣王朗前来汉中,实际上也是被形势所迫不得已采取地措施。派出使者而未能取得成功,只能说明曹操已经彻底失去了对刘备集团的约束力,联系起先前双方的关系情况,这并不算得什么。但如果眼睁睁看着另一个独立小朝廷建立起来,却连半点反应也没有,那便很容易给世人造成,曹操已经默认汉中国的合法存在的事实,这绝对是曹操所不愿意见到。所以说到底。王朗汉中之行的结果,其实双方早就已心知而肚名,却仍然要做这样一个形式。

    不过曹操自然不只是会派王朗做做表面文章,在王朗回去之后,曹刘两家边境的冲突陡然间多起来了,仅二月份一个月,在荆州,两军的巡逻队就接兵不下十次,各自伤亡了两百多人。与此同时曹操派曹仁不断地向汝南增兵,逼压宛城和新野之地。关羽也不甘示弱,立即调兵北上与之对峙。与此同时,曹操又增兵关中,感受到压力之后,汉中这里的军备也是日渐加紧。

    但是更让人意外的是,曹操在荆州和关中制造摩擦的同时,居然在淮南和徐州也是大举增兵,弄得孙权不得不提兵合肥。以曹操的智慧,自然不会干同时和孙刘开战的傻事。但是这一连串的动作,却又让人犹如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与此同时,曹操大举训练的骑兵,却是在如假包换进行之中。在前年的雍司大战之中,曹操麾下的骑军在和西凉铁骑交战之中损失惨重,因此不得不重新招募人马补充。曹操治下的幽州和并州都出产良马,训练骑兵自然不在话下。相比之下刘备治下只有南中和交州出产战马,但是这些西南马以耐力见长,用来役使固然是得其所哉。但是冲锋陷阵起来,却因为身材矮小并不实用。得知曹操大规模组建骑军,刘备也是寝食难安,连忙召见众人议事。(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