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上位 (第2/3页)
了受位的祭坛。在以张飞和许靖为首的文武官员的推遵下,刘备步履沉稳地登上坛,由诸葛亮诵读祭文布告天地,然后刘备接受朝廷颁汉中王印玺(其实也是自制的)以及九锡,最后登位接受官民的朝贺,整个仪式从下午持续至傍晚。老天也很给面子,别说下雨,连刮风都没怎么刮,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不过登坛受位说到底只是一个形式,再说句不大中听的话,也就刘备自己会非常激动。此时其余众人眼巴巴等着的,是那实实在在的好处。不说别的,刘备进位汉中王,按照定制,除了一些中央大官,如丞相、大将军乃至九卿之类的不能册封,其余很多都可以直接册封而不请示朝廷。至于地方官,只要是在你的治下,你想怎么封就怎么封。眼下汉中国的领地,自然是囊括刘备治下所有的地方了。显然只要是刘备的地盘,都是他说了算。加上刘备同时还是当朝大司马,理论上可以分封除了大将军外任何的军职,因此操作的自由度可就大多了。
刘备并没有让大家等多久,第二天,一道长长的封赏名单就新鲜出炉了。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汉寿亭侯,领荆州牧;张飞为右将军,新亭侯。这两位都是自己最贴心的兄弟,自然不能亏待。按制自己不能册封大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就是自己所能册封最为崇高的军职了,自己两位兄弟先要好好安排。
拜黄忠为左将军,李严为后将军,领交州刺史。魏延为平南将军,领广汉太守,黄权为平东将军,徐庶为南郡太守,文聘为平北将军,领汉中太守,皆赐爵关内侯。其余诸将如张任、严颜等人,也都是各有封赏。
文官方面,名士许靖被拜为太傅,倍显荣耀。此外法正被拜为尚书令,诸葛亮、庞统为左右司马,此三人一起,总领汉中国一切军国事务。名士射援与射坚兄弟二人,被拜为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张松为尚书仆射,刘巴为大司农,庞羲为卫尉,糜竺为中尉,秦宓为尚书郎,来敏为郎中令,费诗为秘书郎,刘封为虎贲中郎将。
除此之外,以马谡为尚书。兼领军师将军。令蒋琬、费祎、董允、向朗、杨仪、董和等人为侍中。这些人都是刘备的心腹之人,虽然官职待遇上不如刘巴他们来得那么显眼,但是却是内朝成员,和诸葛亮他们三个一样,是实际上的中央决策机关。
此外刘备还开大司马府治事,以刘琰为大司马府长史,杨洪为祭酒从事,糜芳、张嶷为从事中郎。一时间三州之地,除了刘备自己的官职还是汉官,其余的人拜领的都是汉中国的官职了。当然。工资不会少的。
刘备的用人艺术,再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几乎所有人都得到了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官职。如简雍、糜竺、孙乾这些老臣子,虽然忠心耿耿。但是年事渐高更兼能力有限,就安排他们做一些轻松点的活儿,待遇还是要给高待遇;如诸葛亮、庞统和法正这些自己信任的股肱之臣,一个个的都是安排在了主要的职位上,随同自己参政议事。而对于那些并不是特别贴心的刘璋旧部,则是以高官厚禄,但是虚衔来搁置他们。一方面示以荣宠,一方面却又不予以太多的实权。
此外,如马谡这般能力出众,但是还不够老练的年轻人。则是安排在内朝以供咨询。不过为了提高待遇,就让他们兼任几个虚衔,拿几份工资。一时间荆益交三州上下也是一片欢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