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5章:抡才大典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135章:抡才大典三 (第1/3页)

    随后光禄寺的官员手里拿着名单,大声的喊道:“开元十七年甲申常科殿试,届时开始。用时两个时辰。宣各位学子入座。”

    每个案几五尺见方,两百个对于面积三千多尺的含元殿来说,只占了一小半不到。皇帝率文武百官监考,这是多大的荣耀,学子们全部激动的犹若筛糠,但是又偏偏故作镇静,那德行反映到脸上,可谓相当精彩。

    而一脸从容的杨钊跟杜甫两人就显得鹤立鸡群,愈发出众。李隆基只是轻抚长须,微笑不语,下边大臣,便也静默不语。在他们摸不清皇帝的脉搏以前,所有的事情都只能等,尽管场中有着他们的不少子弟。

    学子就坐,光禄寺的官员禀报明皇请下口谕,便可捧出试卷。试卷有礼部拟定,报大内由皇帝裁决,也可以由皇帝出题。试卷被封在一个暗黄色的锦囊之中。

    手捧着锦囊的光禄寺官员,接受学子们的一次大礼,才可开启试卷。随后由完全不相干的皇家千牛卫士,将试卷分发下去,以杜绝联合作弊的可能。

    杨钊心头发苦的看着拿到手的试卷,自从进入含元殿开始,他的腰就没有直起来过,好吧,这些都是大佬,给予适当的敬重很正常。但是还要挺腰直背的跪坐两个时辰来答卷,就有些吃不消了。

    整张试卷上只有两题,一是作诗一首,题目不限,想写啥写啥,甚至可以把以前写的拿过来充数,但前提是不能让人知道,否则就得倒大霉。欺君罔上的罪名可以将之发配到岭南以南,还是一辈子都回不来的那种。

    第二题是策论一道,这个倒是有题目,上书:国之大,曰兴,曰亡。历朝更替曰:缘何?

    这样一道题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哪位老表心思一动,临时出的题目,而这个老表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就是在坐中间,尊荣无极的大唐明皇老男人阁下。

    大多数人看着这样的题目就头疼,太敏感,说多了是错,说少了也是错,甚至没注意跐溜了一句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