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太平派的定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太平派的定位 (第3/3页)

里挤了出去,但是皇帝的后招还没有出呢,你以为陛下会将太平派闲置?恐怕陛下心里早就给太平派找好了出路。

    “承华,念祖,你们心里都有数了?”刘浩然开门见山地问道,资政院一散会,他就把王侍尧、叶淙温叫到了内宫御书房。

    “回禀陛下,臣等已经明白了。”王侍尧、叶淙温拱手道,脸上有点失落,这一次是被淮西派结结实实摆了一道,以后太平派该何去何从,他们一时还没有底。没有经济实力强劲的大工商业主的支持,他们觉得太平派根基有些不稳了。

    “你们有没有想过,就算没有今天之事,你们早晚也会和大工商业主决裂。“刘浩然喝了一口茶,不动声色地说道。

    “陛下,还请垂示。”王侍尧和叶淙温交换一个眼色问道。

    “理念不同,利益也不同。”刘浩然淡淡地说道。

    王侍尧和叶淙温心头一愣,细细体会起来。太平派多是大学、研究所出来的学子,领头之人便是以翰林院为主,他们多半出身不是大富之家,与富甲天下的大工商业主没有太多的瓜葛,更重要的是太平派多受新学熏陶,尤其是受刘浩然影响最深,他们可以说是大明中最了解金融、财税等经济手段和理论的一帮人,奉行的是自由竞争,与喜欢搞“垄断”的大工商业主在理念上的确有巨大的差异,这就是他们与淮西派越走越远的原因。

    思量一番后,王侍尧和叶淙温慢慢明白一点意思了。

    “我听说你们在进行经济调研,推行奉议会和其他新政时,与劳工联合会、中小工商业主关系搞得不错。做人做事,都要扬长避短,总是依附在旁人身上不是长久之计,要努力去打出自己的天地。”

    刘浩然这句话像是拨开了迷雾,王侍尧和叶淙温一下子明白过来了。江南大工商业主几乎掌握了大明的经济命脉,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也只有集中了大量开国重臣的淮西派才能与之抗衡,这两者强强联手,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合作。太平派虽然实力不菲,但是靠上去实力还是不够,长期下去真的可能会演化成依附。与其如此,还不如去与劳工和中小工商业主联手,做为他们的代言人。虽然劳工和中小工商业主实力不强,但是架不住人数多,而且正因为实力不济,所以非常团结,劳工联合会、某些商会,在江浙等地奉议会改制中大放光彩。到这时王侍尧和叶淙温已经明白,当初皇帝陛下让太平派为主去推行奉议会等新政,多与劳工联合会和中小工商业主联系,原来是为今天在做铺垫。的确,太平派此前老是为劳工联合会、中小工商业主撑腰说话,也是大工商业主为之不满的一个原因。

    “江西派崛起时浅,但是能在地方和朝堂上屹立不倒,分量日重,你们当好好思量一番。”刘浩然又继续点拨道。

    江西派真正能够上得了台面还是在陈友谅覆灭之后,罗复仁等人开始担任要职开始,时间远比不上淮西派,甚至只能与太平派相当,而且身后又没有开国重臣和大工商业主的强力支持,但是却能越走越强,除了刘浩然的刻意扶植和原本的根基之外,与其定位正确也不无关系。

    江西派多半出身于中小地主和寒门,又秉承儒家济匡天下的思想,以体恤百姓疾苦为己任,全力放在为农民谋利上。大明立朝以来多次大的土地改革和减轻赋税、免除众多徭役等政策,多半是江西派在那里摇旗呐喊,并且躬身历行。而且江西派官员又多行亲民善政之举,为农民多谋福利,正因为这个缘故,江西学派得到了江西、两湖乃至安徽、江浙等省农民的支持,所以才能扶摇直上。而北方派真是吸取了江西派的经验,在兼顾北方地主们的利益之外,也能多为北方农民谋利,所以也能越走越强,直到今日有了一席之地。

    “你们可能在权谋上不及百室等人,但是可以走干臣能吏的路子,你们回去后好好体会一二。”刘浩然最后挥挥手道,现在太平派确的不是手把手地扶植,而是脚踏实地地摸索适合自己的道路。

    王侍尧和叶淙温拱手应道:“谢陛下训示,臣等下去定当细细体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