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三章 谁胜谁负?(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三章 谁胜谁负?(一) (第3/3页)

?”

    “国胜还年轻着,心比我还热,怎么肯来养老?再说了,国用是他兄长,为了避嫌,国胜怎么可能愿意接任枢密院呢?不如让大哥回

    对于傅友德这个,建议。刘浩然不由心头一动,都承旨签枢密院事是武将的最高荣誉,一般担任这个职位后就只能等着致仕退休,通常情况是不会再挂帅出征的。把傅友德、冯国胜这两员当打的大将弄回来养老,刘浩然心里也有些不舍。大哥丁德兴倒是个合适的人选,他在军中的威望够高,压得住阵脚。虽然他的谋略不及冯国胜、傅友德。但也不是有勇无谋的鲁莽之人,而且现在枢密院的指挥权和调兵权已经集中在参军总署和军令司这两全部门手上,只要完善好这两全部门。丁德兴堪当此任。

    “陛下,臣有个不情之请。”

    “二哥只管直说。”

    “陛下,6军部和海军部现在除了管理军籍之外,最重要的是调配军费,采办军愕,帷幄谋略倒是次要的,因此臣想请陛下为6军的儿郎们找一个善于理财之人执掌6军。”

    刘浩然看了一眼傅幕德。笑意更浓了,拍了拍傅友德的手道:“还是兄长明白我的心思。”

    二十二日,刘浩然宣布对枢密院的调整,先他下诏将各省都指挥使改为提点“省军务都督,负责一省军务。海军则改为提舰队都督和比舰队大都督,与6军相齐;接着刘浩然改参军总署为参军都指挥司,下辖两全部门,分别为6军指挥司和海军指挥司。6军指挥司负责6军方面的战略策划和指挥。海军指挥司则负责海军方面的战略策刮和指挥,明确分工,而参军都指挥司则负责全军的战略策划和指挥。

    参军都指挥司主官为都指挥使,6军指挥司主官为6军指挥使,海军指挥司主官为海军指挥使。两人均兼任参军都指挥司副都指挥使。

    而枢密院其它各部门不变,依然如故。刘浩然诏令丁德兴大将为都承旨签枢密院事;邓友德上将为副都承导同签枢密院事领参军都指挥使;缘大亨致仕退休,改任荣禄资政大夫,其职副都承旨同签枢密院事兼都镇抚使有刘存孝接任;副都承旨同签枢密院事兼军政司录事总长由杨壕接任,军令司都司由刘存忠接任,军情司由侍卫长刘存玄接任。

    6军指挥使由新授衔的6军上将徐达出任,徐达不愧是一代名将,经过南京6军学堂学习以及战火洗礼之后,在明军中迅崛起,其指挥才能和谋略为众将所称赞。傅友德更是对这位副手赞不绝口,夸他为大明第一参军。

    海军指挥使则由廖永忠海军大将出任。廖永忠相比俞氏兄弟而言,更长于计谋策划”所以出任此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其余大都督和都督各有转迁。

    军方大调整,众人并不在意,枢密院历来是刘浩然和军方的自留地,别人想插手也插不进,而且也不敢插手。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接下来的内阁和地方调整。

    谁知道刘浩然在军方调整之后先召见的是6军部尚书刘基。

    “伯温先生,你看谁可为相?”刘浩然开门见山道。

    刘基心头一突,连忙拱手答道:“回禀陛下,此关系国之重器,臣不敢擅言。”

    刘浩然笑了笑道:“伯温先生真乃谨慎笃实之人,你算得上我的老师,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既然如此,不如我说,你只管答好与坏。”

    “臣遵旨。”刘基无可奈何地答道。

    “汪朝宗可为相否?”

    “汪大学士处理机要。屡献忠谋,是为大才,然为相似为浅

    “胡惟庸可为相否?”

    “明大人志向远大,臣不敢揣摩。”

    刘浩然眼角跳了跳,但依然面带微笑,继续问道;“杨希武如何?”

    “杨大人才能甚高,然器量似”

    刘浩然便不再说了,只是点点头:“我知道了,多谢先生的金玉良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