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六章 《明知论》(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六章 《明知论》(二) (第3/3页)

一竿子将这两派都打翻了,赞同的自然是太平学派。这个,学派一直在努力建立起一套适合工商业展的新思想理论,此前也做出一些比较零散的尝试和探索。《明知论》的观点很大一部分即投他们所好,又适应他们展工商业,废除”腐朽”旧思想的诉求,因此受到极大的追捧。

    出人意料的是以刘承志为的北方学派新生代也出来力挺《明知论》,对于这些以功利为主的北方新生名士们来说,《明知论》中既有他们赞同的,也有他们反对的,但是最关键的是这篇文章是大明皇帝做注释,这已经说明一切问题。北方学派要想重新崛起,必须跟随“时代的潮流。,把握住每一个机会。而这一次对于刘承志等人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而对于姚枢、孔克坚等北方学派老一辈来说,他们的心情却是极度的复杂。《明知论》抨击和否定了他们一辈子所学的理学或者心学,但是他们也明白弟子和子侄们的用意。一边意味着师门学说的没落,一边意味着家门势力的复兴,纠结啊,纠结。不过孔克坚没有那么多纠结,《明知论》抨击和否定了理学和心学,但是却没有否定儒学,相反还从古儒学中找到了许多论据。尽管从孟子学说中找的论据要多些,但是这位孟子不是孔圣人的再传弟子们,而且以亚圣的身份配亨在孔庙里。

    大明的邸报便开始热闹起来,各方文人名士纷纷在各自控制的邸报上表言论,或批判,或赞同,各自引经论据,争得不亦乐乎,比此前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争论热闹数十倍。云南战事、南海战事等军事胜利的消息甚至都被挤到邸报的某些角落去了。

    胡惟唐秉承刘浩然的意思,放由这种争论,只要你不进行人身攻击等过激芊论,一律准予刊登。

    十一月初十。徐茂诚辞去礼部侍郎一职,就任弘文院院士和国史馆院士两职,并就聘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一职,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明知论》新思想理论的完善以及与反对方的辩论中。

    徐茂诚也是熟读四书五经之人,他虽然吸收了刘浩然和古希腊不少思想,但是却能够将其与古儒学、黄老之学、法家学、兵家学等学说进行融合,互相印证。争辩起来不落下风,而且越争辩他的思维就越清晰,找到了自己思想学术中不少的缺陷,并加以修改和弥补。

    刘浩然在进行注释之后便不再表公开言论,只是说这是一家之言,大家都可以为之一辩,真理是越辩越明。不过暗地里他还是披了几个,马甲,在几份邸报上表了一些文章。他的论点够新颖,也够犀利,但是国学基础太少,引经论据驳倒旧学说是做不到的,顶多是为新学派指出一点新思路而已。

    大争论一直延续了近一年,却没有谁输谁赢之分,但是带来的后果和影响却是空前的。先各大学的学子们被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们可以跳出原来的历史和时代局限,跳出旧有的思想范围去探索新的“兴国思想太平学派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系统思想学术,他们开始将徐茂诚视为自己一派的思想先驱者,围绕着这一新思想学术进行深入探讨,另外一个收获就是他们找到了以“紫金山学派”为代表的北方学派新生代这个盟友,双方开始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先是各自“势力范围”的安徽大学、南京大学、弘文院、格物院、洛阳大学、北京大学等大学机构进行学术交流,互补各自的缺陷;江南和江西学派则有不少人在两次大争论中看到自己思想学术的缺陷性,开始试图对理学和心学进行改良,以适应大明此时的“时代展。”尤其是他们看到正在迅崛起的太平派居然和代表北方地方势力中坚力量的北方学派新生代“合流”这种压力就更大了。

    再三确认,没有手快按马上布,而是自动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