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勋换资,以利巧施夷制夷 (第3/3页)
款。”
“啊?外间传言,你于山东新政,乃大资皆出洋资,此事竟然是真的?”听到刘克武说到三年之内从花旗一家就拿了那么多贷款,庆王大惊还未开口,立与其边的李鸿章就先抢话面露疑色的急声对刘克武发了问。
微微点头,侧面笑容以对,刘克武对向李鸿章后回到:“皇上当初即投我专断大权,在下若想在山东兴百业,而不受洋人之制约,此法实为无奈之举。在下可不想背负卖国之名,故而唯有牵之巨利,而成其内制之法也。”
“难怪、难怪了,难怪美国人每次见我之时,都会形似谦恭的称赞于你了。
你抓住了人家的经济大脉,人家敢不附和于你吗?哈哈,皇上,刘中堂此议,臣附议请准。”李鸿章直到此时,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美国人那样的全力支持刘克武。既是了然,当即转身对光绪拘礼表示支持起来。其他人一听刘克武在山东,是以利取得洋人支持的,表现却各有不一了。崇琐在李鸿章附议之时,却站出朝班,对光绪一礼同时,口中言到:“皇上,臣以为,还当知刘中堂此议,可有何种限度,方可确定可行不可行。不然,洋人以利换权,再成海关之事,我君臣可就再难保不背负上卖国之名尔。”
崇琐所指,乃是海关保控洋人之手,以作为满清政府偿还西洋到强债务的担保一事。闻其言,本已赞成刘克武此议的光绪,也不禁为之迟疑起来。
是啊!要是真象刘克武所言的,拿了洋人的巨额贷款,从而使得他们国家那些大商人都来支持大清的变法倒还好。但若是那些洋人的巨贾,趁机也向大清来要权利的话,那可真的得不偿失了。
见到光绪的迟疑神色,刘克武却爽然而笑,以笑接言,对光绪说到:“皇上,臣此议,当然不会全然无限。凡洋商与我大清合作者,均授空衔宝印勋章。朝廷不是已设专于外事之勋章吗?那他们借咱们多少钱,臣之意,就是空勋换真利。”
“双龙宝星,乃臣此议之重点也。现之朝廷颁此章,多用于外事之上。然,办洋务均为外事也。故而,臣请圣上,准总理衙门先议定,再奏请圣上准颁此章。只要皇上准臣等随时可颁此章,权勿施而利可达也。空勋换真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