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勋换资,以利巧施夷制夷 (第2/3页)
”
“即无军强可持,我大清更拿住了他们的大笔贷款,更制其以武力而威胁之可能。那些西洋国家,国制乃为资本之制,其政治受制于大资本家之手。故而,若到时洋人打上总署之门,庆王、李中堂与在下,只需要拉出洋人那些放贷款于咱们的洋行之领袖人物以对之,即可轻松化解矣。”
“你是说,以洋人借款之人,去制约他们的主政之人?这样的以夷制夷,可行?”庆王爷怎么也没想到,刘克武居然是想用洋人那些银行的老板们,去制约他们国家的政治领袖们。
笑而回之,刘克武说到:“不错,此法初用,乃见于在下山东商代政交之法时。庆王爷当知,在下于山东时,素来都是遇事只以商业法则,与那些西洋之人相谈诸事的。而他们若敢持强欲以政代商时,在下一个强硬,他们立即就会先软下去。”
“洋人看似很强,但利姜是驱使他们不远万里来我中华的主要动力。而欲制其强,则唯有抓住其软肋的攻之。这软肋在何处?就在那些唯利是图的洋商人之手。”
“西洋各国之政局,多依赖于那些大商之手中。故而,一旦洋人问责,我们只需拉住那些大商,必可制其当政者之肘腋。西洋国体,基为商者,信庆王当知此事,是否?”刘克武说到这,不再往下说,只是含笑望向了庆亲王。
见到刘克武含笑望向自己,庆王爷完全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面露若有所思的神情,在嘴中小声的回到:“不错,洋鬼子的国家政治,多赖于大商支持。无大商支持者,当政亦难长久。”
完全是下意识的言一至此,庆亲王猛然醒悟,重新盯向刘克武,急切之心溢于言表的问到:“那你有何法,可使那些洋商巨魁,都真能支持咱们,而不是去支持他们国家的当政之人呢?”
笑容不变,刘克武接话回到:“唯利也!只有给了那些洋商足够的利益,才可以让他们在诸事之上,均与我等保持一致焉。而这利却只能限于商事贸易之上,不得涉及半点政事。”
二怎国花旗为例,庆王您当知,此时花旗高层,乃在下,亦析政改良过程之中,制约其国政府敢于我山东百业的一个最大之助。原因何在,乃因在下的于山东新政之中,从他一家银行,三年之内就拿走了3亿美元之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