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有价值的评论 (第2/3页)
就跟你耍无赖,别人都能受,你咋就不不干。
不干的,有啊,俄罗斯不干了。结果,**劲又出来。别人都干你不干,那我还不干了呢!就跟你这直接拿其他国家跟你打下太极,借力打力,又无赖又让你无奈的滚出去。
继续说李鸿章。其时,英国人的军舰开入烟台,日本军队开始向朝鲜武装挑衅,这些都对大清国构成战争威胁。
醇亲王主张与英国人决裂开战,而李鸿章的思路是:大清国不能再在外交上走一贯的老路,即事端一出,动辄开战,战则必败,败则议和,和则割地赔款。
朝廷把这个难题推给李鸿章去处理。李鸿章就请所有的大使携夫人到山东烟台去避暑,让威妥玛也到烟台去谈判。
他每天晚上宴请驻华公使和夫人吃饭跳舞,让他们非常满意。白天,李鸿章一面和威妥玛谈判,一面将消息通报给所有的驻华公使。
慢慢地,那些公使和夫人都认为威妥玛没有绅士风度,说他得理不让人。夫人们产生了怜悯之心,就做威妥玛的工作,使他不得不做出让步。
这个事上,老寒笔下的刘克武,**气比李中堂还过。刘克武那套路,可不是吃饭跳舞那么简单了。直接就是跟您这儿大耍迂回术,就不跟您谈正事。先给你绕急了,再用别国力量把你压下去。
最明显的,就是刘克武对付盛气凌人的德、俄领事那了。就不谈,绕吧你,绕迷糊了再谈。**气十足,比李鸿章有过之无不及!
1876年9月,《烟台条约》签订。明里看,这个条约是个不平等的条约,但是英国人事后说:“这个文件既不明智也不实用,毫无意义,是一堆冗言赘语而已。”
不错,李鸿章着实地和洋人XX了一回,用掉了一些交际费,却办成了一件让对手哑巴吃黄连,“好看不中用”的事儿,这就是李鸿章“**气”的可爱。
李鸿章的这个“**气”让他受益无穷。后来,慈禧太后知道他有办法,就把一件“烫山芋”的事儿交他办。这又是一件“**”外交的范例。
蚕池口教堂,俗称北堂。它位于北京皇城西安门内的蚕池口,靠近中南海。这座教堂高达八丈四尺,规模宏大,归巴黎天主教会管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