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宫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章 宫宴 (第3/3页)

一回谏,让李显只好将心中的话缩了过去。

    但还是有一些直臣,比如宋璟为王画心中暗自喝彩。

    可这时候魏元忠却又发问了,他说道:“你曾经第一次遇到狄国老时,说过以民为本。也因此,狄国老一直对你垂青。但纵观国老一生,反对妄自开边。当然也不是你说血字营中为求军功,不惜挑起边患。可老夫有一事不明白,南方湿热多瘴,但为什么你家那些船队南方获利颇巨,就连那个逃犯张质与王申两家同样也因为南方那些岛屿中获得了巨利,才有后来的不法之举?”

    “回魏相公,治国与治家一样,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什么东晋宋齐梁陈,偏居一隅,富足天下,然而后难逃灭亡的命运?国家疆域越大,调动的资源,比如经济人力军力就会越多,也不会被外族欺侮。如果为了偏安苟且偷安,后敌人越来越强大,百姓难免受到外族欺凌,而且就是皇族子孙也会受到外族的凌侮。请问王谢堂前燕,现飞到什么地方了?所以我正准备制作九州之鼎,一是贺大唐江山社稷开创前人之所没有达到的鼎盛之世,二就重定疆域,让子孙不要丢失这些地方。”

    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王画没有说,现对疆域的概念很模糊,但后人不是这样想了。有了这个九州之鼎,将会子孙争执有争议的地方,作出一个重要的法理证据。

    “但这不是枉自开边。因为开边就是要将这块地方接纳下来,真正占有,否则费了许多战士的牺牲,赶走了一批异族,又便宜了另外的异族,若干年后这批异族重强大,重构成危胁,得不偿失。所以国家占有的地方,是治,占有一块的疆域,因为这个治化反而需要大量经济。可是无论是我的船队也好,还是张王两家的船队也好,他们都是掠夺性质。”

    这是事实,王画实话实说。

    “所以他们能获利,而国家却不能获利。而且这些钱财对于一家一族来说,是无比的庞大,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并不算什么。”

    “可是这样,必然会造成四周邻国敌视,王学士有没有考虑过?”却是给事中严善思发问的。

    “严给事,你说的是进贡吗?好象突厥人也好,吐蕃人也好,或者六诏人也好,他们都向我朝进过贡,但有什么结果呢?”王画反对的就是历代中国的朝贡制度,为了这个虚名,没有得到一点实利,反而耗费了国家许多经济,同时向外流输了先进的文化,反而培养了潜的敌人。比如东海中的那个倭国,如果不是唐朝为他们培养大量的学生,他们怎能从一个奴隶社会一下子进入封建社会?也没有后来的两千多万百姓战死之痛。

    “况且这是私人的组织,与国家无关。如果不损害国家的利益,毁人之长,补己之短,何乐而不为?这不是现各位中,许多大臣正做的事?”说到这里,他眼中露出讥讽的神情。

    但这句话也让许多大臣羞愧起来。

    “而且受害的只是一些岛国,与我朝没有邻壤接触。请问,现我朝还有许多贫困的百姓,朝廷束手无策对他们救济,怎么能管得了天下那么多人?而且严给事,你知道这个天下有多大吗?”王画说到这里,没有再出言相讥了,毕竟这个严善思也算是一个直臣。

    不过现唐朝律法,也没有规定不让老百姓自个儿出去伤害别的国家。

    但提起这回事,有一个人做得好,那就是赵匡胤,他积蓄大量钱财,提出如果用一贯钱让老百姓杀一个契丹人,那么后契丹人必然会让他这个买头令削弱,同时还培养了许多侥勇的边民。但宋太宗却误会了他的意思,很快地将他多年积蓄下来的钱败光,还让契丹杀得灰头灰脸,从些宋朝一蹶不振。

    “还有,只要邻国弱小,中央帝国才能强大,才真正有统治力,才不会有边患的发生。这是秦对付六国的政策,不知各位可否忘记?”王画说完后再次坐下。

    众人不能驳。

    但这时候上官小婉突然开口,说道:“臣有一奏。”

    “请奏。”李显微笑地说。他对上官小婉是十分宠爱的,只是韦氏将他看得很紧。

    看到李显这个神情,王画似乎心中有些儿不爽。

    上官小婉说:“臣妾奏王画图谋不轨。”

    图谋不轨?我招你惹你啦?王画不爽了。不就是没有听你的话,与你媾合,你也不能就此立即向我报复吧?

    “有何不轨?”李显兴趣来了,上官小婉回宫时,还向他推举过王画的才能,可为什么今天突然变了口风?

    “因为臣妾汴州,看到王学士蓄养了大批的游侠义士,协助破案。这本意也许是好的,可臣妾为明白了,为什么王学士只是一个学士,私养这么多游侠想要做什么?”

    更多精彩最新章节txt下载尽在,本站地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