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2章 曹、张缓和关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62章 曹、张缓和关系! (第2/3页)

着中立。可是有了这几处良马的产地又如何?北疆加上长安、汉中,骑兵总数不过十万,北疆和长安几处战马也不过约十万匹,根本无法让我军骑兵做到一人双马的程度,文远的骑兵长途奔袭的战术也只能在小规模的骑兵中进行。因为环境的对战马的影响,我军在荆州一战中,我军战马死于水土不服的甚至多于阵亡的,以至于我军不得不暂时放缓进攻速度,转而巩固荆州,整编荆州本土士兵,这些正是为了让南方的地利不至于完全不属于我军。至于将军所言这些不会骑战的江东士兵是否能给我军带来威胁,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当初匈奴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万,但真正能在疾驰的战马上放箭的不过数万,剩下的根本就是骑马的步兵。江东士兵无须练习骑战,只要学会骑马就行。川马速度再慢也比人快,这就能够保证江东大军在转进时的速度要快于我军步兵。至于战斗,下马之后再战难道很难吗?”郭嘉绷着脸说道。

    郭嘉的一席话让夏侯惇哑口无言,就连原本想插嘴帮忙的徐晃、于禁等人也无话可说。这种骑马步兵还真的让人头疼,有了马匹代步,速度提高不说,也能为长途行军的士兵节省一部分体力。在平常时候或许无所谓,可是一旦两军同时要抢占一个要点,这点节省下来的体力就很关键了。真到了拼死相争的时候,这就是绝对的优势。

    “唔!奉孝的担心不无道理。如今江东的各种马匹共有多少,大致的数量我军细作是否能够确定?”曹操为夏侯惇打了个圆场后也对江东大增加的川马提高了警惕。

    “我军细作无法打探到确切的数字,毕竟交州每个月都有战马送到豫章。截止到上月,江东孙权、刘备两军的战马数量已经超过了三万匹,这一点倒是可以肯定。而且如今每个月交州向江东运送的战马不少于五百匹,多的时候超过一千匹。而孙权、刘备原本手中真正的骑兵合计也没有超过一万人,大约在七千到八千左右。其中孙权手中有继承于孙策的三千精骑,刘备那里骑兵多一些,毕竟他出身幽州,身边善于骑射的部下不在少数,大约是四五千骑兵的规模。所以这些川马已经让江东联军的行军速度增加了至少一倍,随之而提升的战斗力大家也能够推算出来。”郭嘉将他该说的话全部说完后坐回了原位。

    “主公,必须想办法切断川马继续向江东运送才是。”曹纯皱着眉头说道。

    曹操点点头,却扭头对荀攸问道:“公达,我军军粮、军械的储备何时能够达到支持一场大战的数量?”

    “明公,不太好办啊!”荀攸的眉头也紧紧皱起道:“如今已是三月中,长安、雒阳、兖州、冀州、青州等地均传来降雨量稀少的消息,雒阳那边已经向各地下达了打井抗旱的命令。若是旱情成为现实,我军今年也无法进攻了,粮食必须要集中救济受灾百姓。”

    “那些贱民何必管他们,丞相只要能一举攻克江东,便是饿死些贱民又能如何?”一个令人讨厌的声音突然间响起。

    众人循声一看,又是许攸这个四六不靠的家伙。虽然他的话也深得在座的某些人的心声,可是却无人敢向许攸这般明目张胆的说出口。再加上还有人不赞成许攸的意见,于是众人对着许攸的眼神便是一片毫不掩饰的厌恶。

    “并州、幽州如何?”曹操似乎压根就没听到许攸的话,继续问道。

    “雨量也不正常,但是两州组织得力,倒是不虞缺水之危。但真要干旱,两州便将面临匈奴、鲜卑的兵祸,也不可不防啊!”荀攸的表情有点苦。曹操的这种表情让荀攸感到曹操似乎对许攸的意见有点兴趣,若是真要采纳许攸的建议,势必会将曹操如今十分不错的名声给搞臭。但是荀攸却不便于反对,一则曹操要自毁名声对士族有利,二则曹操如今已不像前几年那样能够虚心的听取意见了。

    荀攸这话倒无人反对,对于北方胡人的习性他们也很清楚,几百年来的战争早已经让汉人熟悉了胡人的习性,一旦他们缺少食物,倒霉的总是与他们接近的汉人。

    “北疆有文远在,我等无须担心。那些胡人若敢乱来,倒霉的必然是他们自己。不过这旱情一旦成为现实,影响江东战略事小,从而影响到天下大局就麻烦了。明公,以昱之见,当想办法增加粮食储备才是。”程昱说道。

    “粮食储备……”曹操若有所思的说道:“孤记得去年年底文若送来一份密件,便是事关粮食的问题。公达可还记得其中内容?”

    荀攸一愣,随即便想到了荀彧的那份有关糜家试种双季稻成功,平均亩产近五石的消息。

    “主公,莫不是子仲他……”荀攸不敢说得很明白,糜家这消息可是保密的,虽然在座的可能早有人知晓,但不知情的也不少。

    荀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