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政治制度和学术观念的构想! (第3/3页)
证自己的家族也不至于遭此惨剧,他们便会自己自觉的维护这样的规矩。而且谁说曹家执政,张家也一定要执政,有张家及夏侯家在一旁作为威慑,即便有人想要借政权交接的机会破坏规矩,张家和夏侯家以及交好的交足也不会视而不见。但是这个想法仅限于曹操愿意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代只是做一个权臣便满足了。
而曹操若是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成为皇帝,张辽便会建议曹操或者曹操的继承人施行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基础,并融合了宋元明清四个王朝的优点的政治制度。在三省六部之外保留独立的枢密院和监察机构都察院以及独立的审判机构大理寺。而六部中的刑部仅仅只有管理各地治安官员并对案件进行侦查的权力。这种强调了中央集权,同时也能够在皇帝自己愿意时让皇帝偷懒的制度,张辽相信,即便是曹操这样权力**极强的人也不会拒绝。
想来想去,最终还是要看曹操的决断,这样的结果让张辽很是郁闷。索性的是张辽实质上的谨慎性格使得他的这些个想法没有被公开,这也就让张辽有了回旋的余地,让他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来修正自己的方向。但是这种谨慎也使得张辽失去了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额机会,不过相对于张辽表面上的那种张狂和不羁,这种个骨子里的谨慎才是张辽一直秉持着的生存之道。而且引领风潮也无需多长,关键是看你是否能够在最要紧的时刻引领风潮。而况古今中外都对出头鸟持一种打击、排挤的态度,张辽没有与全世界为敌的信心。
说实话,张辽倒是希望曹操能够选择联合执政的方式。这样一来,权力就得到了制衡,虽然政策的制定将会无比的艰难,可是社会的发展以及变革也会变得十分的平稳。张辽从骨子里还是一个希望稳定、和谐发展的人,历史上的那些暴风骤雨般的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弊端实在是让张辽不愿让它们在这个时代重现。而联合执政同时还有分散风险,分担压力的好处,这也是最对张辽这种懒人的脾气的。
“很麻烦啊!若要使得事情想着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就必须与涉及到的人推心置腹的交谈。可是无论是曹操还是那些士族,我若要与他们谈论这个问题,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而且我是不是也要给我这天才一般的构想寻找一个理论依据的来源呢?”张辽要烦恼的事情倒是确实不少,“糜家的船队已经从印度洋西岸来回过一次了,虽然他们没有深入红海,可是倒也从阿拉伯半岛带回来不少羊皮卷。只可惜他们偏偏忽视了翻译,知道现在也没人能将那些羊皮卷里的内容翻译出来。若是我这里能有古希腊学者的那些个著作,最好再加上有关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的描述,那样我的构想就有了真正的理论依据。”张辽现在开始为他的那些很明显会吓到别人的想法寻找依据了。
糜家的船队从南方向西,张家的商队从北方向西。可是糜家最远也就是到了后世的波斯湾西岸,张家的商队也是如此,古代的伊拉克人实在是让张辽感到讨厌,他们对于东西方交流的限制真的是太紧了。
“看来有必要让糜芳(糜家商队的负责人)和兄长再下一次派出商队的时候强调要特别关注西方文明的记录以及翻译人员的寻找和培养。古希腊已经被摧毁了,但是他的文明却依旧存在于世,若是能够提前一千多年让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做一个交融,真不知道这种情况下的中国将会走到何去何从?”张辽的心中突然间冒出这样一个让他自己都产生了一种无法抑制的兴奋的想法。
让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管子以及韩非子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的思想产生激烈的碰撞,在汉末这个思想禁锢并不严密的时代,这样的碰撞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张辽自己也不知道。
但是张辽能够肯定一点,那就是提前被开阔了眼界和思路的中华民族,势必走上一条与曾经的那段历史发展完全不同,或者不尽相同的道路。这是否能够改变中华民族重文轻理、重记录却轻分析的学术传统呢?张辽想想都觉得兴奋的向跳起来。
虽然没有原版的古希腊哲学典籍,可是张辽的那部《天演论》已经被部分汉末文人所接受,而剩下的那些不能够接受的人也各自收藏了一部,欲从中找出问题。可是他们的做法已经让张辽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深入了他们的头脑,这等于是加强了汉代文人的思想承受能力。若是此时再加上海量的西方经典,确实是一场学术上的盛宴啊!
张辽此时突然发觉自己竟然从政治制度的思索跑题到了学术上的交流,不过想想也不奇怪,很多治国理念以及政治制度不正是哲学知识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吗?
“明天就去找糜竺,一定要尽早达成这种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张辽想到。
(启蒙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