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3章 政治制度和学术观念的构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53章 政治制度和学术观念的构想! (第2/3页)

制,士族也会在政治活动中渐渐的将国家大权掌握在手中。后世的历史书上对中国的统治阶级的发展过程的记载就是从贵族到士族,再到庶族这样的一个过程。在这种过程中,你或许可以缩短或者延长某一个过程的时间,可你绝对无法取消这一过程的发展经历。也就是说,张辽最早的那种大力培养庶族寒门子弟和平民、军人子弟,以此扼杀士族夺权的机会的想法是完全不可行的。因为在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之下,无论出身是否不同,一旦他有了权势,势必会有跻身士族的念头。而士族也会在考虑周全后,将他吸纳进自己的圈子。张辽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虽然张辽出身庶族,而且祖上还是商人。可是张辽的权势够高,家中的实力也膨胀极快,加上郑玄弟子的身份,还有那些所谓的著作,士族此时已经接纳了张辽。而其张辽跻身士族要比曹操容易,毕竟张辽的五代先祖都算是老实本分之人,而曹操偏偏又一个中常侍的祖父。

    这就是新贵族取代旧贵族的过程,或者可以说是新的利益集团取代爱旧的利益集团的过程。而士族不愿被淘汰,有暂时无法以强力反抗,那么吸收、融合、消化就成为他们必然的,也是一种下意识的选择。这才是对董昭、陈群他们的那些举动的合理解释,而并非使他们早在几十年前便能够将“借尸还魂”的计谋与其中的细节完全完全全考虑清楚的。就算是鲁肃、诸葛亮的战略思路也是大概、或许、可能为主,若有人能将细节自傲几十年前便制定出来,那除了妖魔鬼怪之外,正常人根本就没有这种能力。

    不过张辽也不能够排除士族中确实有天才级人物能够做出这样长远的战略规划,但是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如今的士族并没有真正的联合起来推动这一进程。所以董昭与陈群根本就没有联手的表示,董昭拿出了自己的建议,而陈群的九品中正制依旧没有问世的迹象。而士族的两位重要人物杨彪与孔融也在一开始就表达出了完全不同的意见。甚至还有荀家,在荀攸明哲保身的沉默时,荀彧却委婉的表示出反对,而更多的士族则是依旧沉默。

    这时候张辽也知道自己曾经的想法确实有些想当然了,幸亏他一直将这个想法闷在心里而没有对任何人讲述,否则真的是要丢人丢大发了。

    但是张辽却依旧有些不死心,他虽然明知道士族统治这一个过程如今是一定要走一圈的,可是他更加希望自己能够在影响整个中国的统治阶级的发展过程中留下辉煌的一笔。这不得不说咱们国人这种希冀着青史留名的想法是在是源远流长,即便是接受过后世现代教育的人同样也无法勘破这样的心结。

    “既然不能扼杀士族统治的阶段,那是否能够将士族统治的过程延长,甚至将士族统治的形式进行一次全新的改革呢?”张辽的手中无意识的把玩着书桌上那精雕细琢的玉石镇纸,脑子里飞快的思考着。

    古今中外的那些个政治制度在张辽的脑海中依次的过了一遍,这也多亏了张辽前世对于这方面的历史比较感兴趣。虽然记忆已经有些模糊,可是那些能够盛极一时的政治制度的大致框架张辽却不会忘记。

    “共和国元老院?议会制?不管如何,君主立宪和现代共和制在这个时代都是绝对没有市场的。”张辽继续思索着。

    “独裁者是免不了的了,可是如今的关键是要看曹老大是愿意做篡位者还是愿意做权臣?同时还要让曹老大考虑清楚他的继承人究竟会做出何等的选择?”张辽虽然在极小的范围中表示出了对曹操的强力支持,可是也正因为曹操的模糊态度,张辽并没有能够拿出一套明确的政治制度来迎合曹操。

    在张辽看来,若是曹操愿意做权臣,同时他希望他的继承人继续保持权臣的身份。那么张辽会建议施行封建制度下的议会制,或者也可以说是集合了议会、元老院以及政府在内的以各等级贵族为统治基础,皇帝作为象征性全国领袖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在后世中也时常出现,只不过往往出现在以西方制度为基础的玄幻中。不过却不能否认这种制度也有着它自身的合理性,以贵族组成的议会和元老组成的元老院控制着政府、监察机构和军队,在这个贵族、士族的利益便是一切的时代,解决了他们的问题,那么天下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虽然在这个制度下依然有着统治阶级对平民百姓的残酷剥削,但是这样的政治结构却能够让那些清醒的精英份子及时的修改政策,缓和社会矛盾,解决或者延缓矛盾爆发的时间,削弱矛盾爆发的破坏力。同时,这样的制度也能够让曹家这个首个执政家族在后辈子弟无法掌握政局的情况下,安然无恙的退出执政的位置,从而保证政权在交接时和政权交接之后不再有霍光家族被族诛的那种血流成河的惨剧发生。或许这种想法有些天真,但是其他贵族世家若是要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