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拖延时间也是一门艺术!(上) (第2/3页)
“幽州军改已经结束,便是相关法令也执行数年。对于军改及所涉法令,幽州官员已经十分熟悉,故而我欲从幽州抽调官员相助。至于着手之地……一是并州,二是青州。北方两大边地,幽州已经完成军改,在动并州也算正理。况我家在并州如今也算得一方豪强,又有子廉驻守并州,至少在执行上不会有太大的阻力。而青州就更简单了,当年我便在青州进行过小小的变革,若非战事临近,结果我又受命北上,估计青州此时也该完成军改了。虽然青州军被抽调部分随我北上,最终成为幽州军的基础,可是依旧还有数万老军在役,军改基础尚在,阻力亦不会过大。”张辽说道。
“还有一点,青州百姓多为各地迁入者,虽已经定居数年,却依然不算根深蒂固的土著,十分便于文远你施展啊!”郭嘉补充道。
“白布更加便于绘画,白纸更加便于书写,一穷二白最容易变革,只可惜如今的青州已非建安初年那般穷困,但青州之政均为辽执政时留下,如今继续也不会有所反弹。这才是我不顾主公一地一地进行,而将青州与并州并列之缘故。”张辽说道。
“若果如文远所言,那并州、青州很快便能如幽州一般将军队重整。只是主公正想着如何南下,如此大动干戈,是否会让主公南下意图受到影响?”郭嘉问道。
郭嘉虽然是用的疑问句,可是他脸上的笑容却说明郭嘉根本就一点疑惑之处都没有。非但如此,而且他还相当赞成张辽一下便将两州拖进军改的做法。
张辽和郭嘉都是主张北伐结束后让大军好好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同时积聚足够的粮草,并解决朝堂上的阻碍之后,大军方可毫无顾忌的南下征战。
然而曹操在北伐结束后却是自信心爆棚,心想自己的军队连一向强悍的乌桓骑兵都轻松的击败了,同时还能压住鲜卑人不敢动弹。而且自己的水军也是战斗力惊人,使得原本的长江天险根本就不再成为曹军的阻碍。此时的曹操自然对稳扎稳打的建议丝毫没有兴趣,他只想着尽快的,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吞并吴楚之地。
要说张辽的存在使得曹军实力远胜原本历史上的曹军,但同时也让曹操治下的人口数量远远超过原本的历史数字,这就使得曹军虽然实力强悍,但军粮的储备依旧不能算充足。在经过了一场北伐之后,曹军的军粮也只能说是维持而已。这也就是荀彧、荀攸等人与张辽、郭嘉都不赞同此时出兵南下的理由。
但是曹操也是有自己的解决之道的。荆州在平定黄巾之后便一直没有大的战事,而北方的战乱也使得大量人口南迁,荆州因此而获得了充足的人口和先进的北方耕作技术,在这十几年太平日子里,荆州的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已经成为当时一个相当富足的产粮之地。后世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称的湖广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