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465章 拖延时间也是一门艺术!(上) (第1/3页)
张辽对于曹操提起的全军整编军改一事可是放在了心上,别看他一味的偷懒,但是他也并不是一点追求都没有,否则他又怎会剽窃高人们的著作?但是这毕竟是剽窃,即便别人不知道,张辽自己却是心中有数,他还没到那种可以自己都在心中无视这等剽窃行为的地步。若是用后世教育者们的话说,那就是这孩子良心尚存,还有的救!
张辽想要青史留名,但却又不想仅仅凭借着战功和剽窃的文章,历代名臣评价最高者莫过于变法之人,即便是失败者,只要他的私德不亏,即便他的行为再如何的混蛋,人们总是会给予其正面的评价。比如王安石,这家伙的变法绝对属于混蛋胡闹级,虽然很多法令却是不错,但是王安石一不因地制宜,二不对执行者加强管理,对反对变法者更是不分原因一律打到。而他的儿子更是混蛋到找人杀掉反对者的地步,不过人家管这叫征诛。而王安石的手下则混蛋一群群,他的最主要的支持者与助手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吕嘉问、蔡京、李定、邓绾、薛向等人,尽是被后人认定的声名狼藉之辈,绝大部分都被列进了官修正史《宋史》中的奸臣册。再加上王安石本人的偏执、固执,官场、士林以及民间对王安石的评介皆不怎么样。也就是王安石当时有皇帝的支持,本人又有真才实学,私德更是没的说,这才逃过一劫,没想他的那些助手们那样倒霉。
而张辽本人私德自然是不亏,他不贪财,不好色,更有个好老师,即便是性情不羁,在这个文人开始更多的标榜个性的时代也不算过分。再加上他战功显赫,文采亦得到士林认可,只要在变法一事上稍有建树,那绝对是历史名人,受历代膜拜。这也是张辽在青州、幽州一定要亲自主持法令修编的原因,那就是要占个名字嘛。倒是那些真正修订具体法条的人却未能得以署名,不过此时的文人对变法虽不至于闻之色变,但也绝不愿意惹祸上身,秦国商鞅、汉初晁错的下场可不怎么好。张辽如此行为,他们也认为是张辽将风险自己担了,还在心中不断的感谢张辽呢。
“文远,军改一事虽是军政,然其中多有涉及民政者,若要变革,文远当小心再三啊!”
张辽在答应曹操之后便将此事告诉了郭嘉,郭嘉虽知道张辽有全面变革军事体制的心思,却不想曹操会在此时开始军改。如今所有的人,包括他郭嘉在内都是事务缠身,他也只能口头嘱咐几句话了。
“正是如此,主公方才不欲全面铺开,而是选择一地先行变革。我亦是此意,各地风俗民情皆不相同,故而古语方有南橘北枳之说。奉孝也言军改虽未军务,亦涉及民政。若是若是不顾当地实情,一味强行推进,便是也会激起民变,此为辽不愿见者。”
“善!就知文远素来稳重,能如此便不至会有大变。不过不知文远意欲先从何处着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