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六十二章 发动村民 (第1/3页)
培训班如火如荼地开展,但那需要时间。教室里的三十个新手要成长到能独当一面,至少还需一两个月。
柳青始料不及的是工坊实行预约制的决定,像捅了马蜂窝一样不可收拾。
最先爆发的是在网络上。几大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突然涌现出大量针对“清河柳编工坊”的负面评论。
“什么非遗,就是饥饿营销的噱头!”
“一个破篮子卖那么贵,真是想钱想疯了!”
“咨询客服爱答不理,店大欺客!”
“东西也就那样,根本不值这个价,都是炒作的!”
这些评论内容相似,出现时间集中,明显是有组织的水军行为。
张磊试图申诉,但恶评如同潮水,刚删除一波,新的一波又涌上来,严重影响了工坊的声誉和潜在客户的观感。
张磊额头冒汗。
“青姐,漫长的等待会消耗掉一时的激情,这样下去会损失很多高端客户。”
“我知道。”
柳青也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况,她烦躁地拿起架子上的那本《断柳录》,目光停在一行字上“五五年合作社,妇孺老幼皆可为之,按件计酬,贴补社用。”
柳青抿抿嘴唇:“要不试一下这个办法!不需要所有人都成为能编精品的大师傅!”
她立刻拿着图册和几件样品风风火火地去找江韩,又找到了村委会的老支书和几位村民代表。
“支书,各位叔伯,”柳青将想法和盘托出,“工坊现在订单多,人手紧,有些工序其实不需要那么高的技巧。比如这种最简单的平编杯垫、这种收纳筐的底板、这种拎手的编织…能不能在咱们村发动一下?让家里有空闲的婶子、婆婆,或者手脚利索的爷爷们,都来参与?我们提供材料包和标准,她们在家就能做,按件计酬,现结现算!”
老支书还没说话,一位村民代表就迟疑道:“这…能行吗?现在可不是过去生产队那会儿了,大家伙儿能愿意?”
“怎么不愿意?”江韩立刻接过话头,拿出手机算账,“编一个合格的基础杯垫,工坊回收价两块五。手快的阿姨一天编三四十个不成问题,那就是一天七八十甚至上百块的收入!还不耽误做饭、带孙子!这比种地轻松,来钱还快!”
这个实实在在的数字让在场的人都动容了。对于留守在村里的老弱妇孺来说,这是一笔极具诱惑力的收入。
老支书眼前一亮:“我看行!这叫…这叫社区互助,在家就业!柳青丫头,你这脑子活!这事村里支持!大喇叭我马上就去广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