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 (第3/3页)
交货。”
张磊查了一下电脑记录:“这个订单没有问题,按照目前人手,每天三套。”
突然他拿鼠标的手顿了一下,
“青姐,这边有个回头客咨询100个龟背纹收纳筐,要一模一样的,两周交货,能不能接?”
“他有没有具体细节要求。”柳青问。
“必须百分百复刻我们淘宝店上的样品,连纹路数量都不能差!他们有专业团队验收...”
“不接。”柳青还没说话,爷爷就果断拒绝,从断柳录中翻到一页:“看这个。”
那是1992年的记录:“客商急要百件福寿双全篮,强赶工致纹样失准,后悉数退货,坊誉受损三年未复。”
柳青盯着这行字看了很久,最终让张磊回了条消息:“抱歉,无法保证同等质量,建议另寻供应商。”
“从下周起,工坊官网和淘宝店发布公告,实行全产品线预约制。”
她的声音不快,“每月开放固定数量的预约名额,排期制作。”
周明:“客户能愿意等吗?”
柳青抬手示意周明先别说话:“眼下也只能这样,我知道这会损失短期利益。但我们要对得起非遗这两个字,更要对得起客户的信赖。快工出不了细活,我们必须保证每一件从工坊出去的作品,都必须是精品。”
李阿婆也点头:“是该这样。”
周明沉思片刻,勉强说:“我明白了!我们要做的不是流水线产品,而是手工艺术品!预约制反而能提升品牌稀缺性和价值!但是……”
“那会损失客流...”张磊迟疑。
“捡芝麻丢西瓜。”爷爷语气斩钉截铁,“保住重要订单信誉,顶一万个散客。”
柳青深吸一口气。爷爷的果断像根定海神针,稳住了她慌乱的心。
她走到院门口,看着那块崭新的“省级非遗工坊示范点”铜牌,阳光照在上面,反射出刺眼的光。
荣誉成了枷锁,期待变成了压力。县里等着看示范点的成效,基金等着运作,之前接下的订单等着交货…而她现在,几乎无人可用。
李阿婆走过来,苍老的手拍了拍她的胳膊:“青丫头…”
“阿婆,我没事。”柳青打断她,深吸一口气,转过身,目光扫过留下的寥寥几人。
工坊从未如此空旷,也从未如此刻般,让她看清谁才是真正值得依靠的伙伴。
她对两个女学徒说,“从今天起,你们先跟着阿婆学最基本的步骤,”又看向另两个男学徒“你们跟着爷爷学处理柳条。”
然后安排王婶张阿姨等几个熟练工继续做灯罩订单。
“钱宏达挖得走人,”柳青的目光像淬过火的荆条,“但他挖不走我们的根,也偷不走真正的东西。活还得干。而且要干得更好。”
危机突如其来,几乎将工坊摧毁。但地球离了谁都能转,未来的路还要一步一步走。
工坊里重新响起脚步声,虽然稀疏,却有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