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 (第2/3页)

是没人邀请,如果钱宏达邀请他们,傻子才不去!

    柳青走到李婶常坐的那个位置,拿起桌上一个编到一半的、用了“蒸汽曲木”法弯出的荆条骨架。那弧度优美而精准,是她还刚掌握的技术。

    工厂三千五底薪,计件翻倍,五险一金…

    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对于待业青年和需要养家糊口的农村妇女来说,是根本无法拒绝的诱惑。

    没想到工坊战胜了拾光文创的仿品,战胜了林薇和浩宇的算计,却被钱宏达这一招釜底抽薪打得措手不及。

    他抢走的不是几个人,而是工坊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中坚技术力量,是那股刚刚凝聚起来的人气,更是大赛之后,工坊承接订单、扩大生产的最关键能力。

    示范点的牌子还崭新,基金的章程才起草,而她的工坊,几乎已经被掏空了。

    这时电话响了,张磊接完脸色难看:“青姐!加工户那边...老赵、李伯他们都接了宏达柳编厂的订单,说量大、结账快!”

    柳青的心拧成一团。

    “我去找他们谈,”周明抓去手机就要走。

    “站住”爷爷提着一捆刚泡好的柳条,目光扫过空旷的工坊。

    “这柳编的营生,守得住手艺,守不住想往外闯的心,人要走,跟柳条要出筐是一个样。”

    爷爷字字铿锵,严厉的目光扫过剩下的人,“但手艺这东西,终究要回到手上来。急火煮不出好饭,猛催长不出好柳。”

    爷爷转向柳青,眼神是她从未见过的复杂:“走了的,不强求。留下的,才是清河柳编真正的根苗。”

    爷爷放下柳条吩咐:

    “回去把我床头那本蓝布包的册子拿来。”

    蓝布包着的册子封面上用毛笔写着“断柳录”三个字,纸页已经泛黄。

    柳青小心翼翼地翻开,发现里面记载的都是历代柳编匠人遭遇的危机与应对之法。

    “光绪二十八年,津门机制柳筐上市,价廉物不美,本坊改做精细礼器...”

    “民国十七年,河北客商窃纹样未遂,乃将'万字不到头'改为'福字到永远'...”

    “一九五六年,合作社大锅饭导致质量下滑,遂行'记件工分制'...”

    柳青一页页翻过,突然从册子里滑出一张发黄的纸片。

    那是一份英文律师函的复印件,日期是1985年3月,落款是“威尔斯国际工艺品公司”。

    内容大意是要求柳明远夫妇在三十日内提供“流光柳丝”技法的完整工艺流程,否则将视为自动放弃国际专利权益。

    “爷爷,威尔斯...”

    “阴魂不散…”爷爷的手指轻轻抚过纸片,“吓唬谁呢!”

    柳青刚想告诉爷爷申遗可以保护,手机突然响起,是柏悦酒店提示发货期限的。

    柳青迅速稳住心神:“您放心,生产进度把控着呢,肯定按时交付。”

    她放下电话强打精神,“柏悦酒店那边还剩24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