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争议 (第3/3页)
日渐显眼带来的关注,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信贷员前脚刚走,一个穿着工装、面色忐忑的年轻人就蹭了进来,说是想来学柳编。
他说话的时候眼神飘忽,在工坊里东张西望,尤其在那堆新采回来的荆条和麻杆上停留良久。
周明警惕地盯了他一眼,那人便讪讪地说觉得太麻烦,学不进去犹犹豫豫地离开了。
“肯定是钱宏达派来摸底的。”周明压低声音对柳青说,“宏达这次参赛的作品听说是个大家伙,投了不少钱,志在必得。他这是心里没底,急着想知道咱们的底牌。”
柳青点点头。这种商业间谍似的小动作让她很不舒服,但没办法。
傍晚,工坊收工后,周明磨蹭着没走,等大家都离开了,才神秘兮兮地拿出自己的平板电脑,点开一个三维设计模型,推到柳青面前。
“青姐,你看这个怎么样?”
屏幕上是一款线条极其流畅、造型极具未来感的椅子,几乎完全脱离了传统柳编的形态,更像是一件现代艺术雕塑,只在局部隐约能看到一点编织的痕迹。
“这是我偷偷做的概念设计,”周明的眼睛在发光,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用的参数化设计,可以模块化生产,成本能压得很低!我觉得这个拿去参赛,绝对炸场!评委会肯定喜欢这种颠覆性的!比咱们那个…那个缠枝纹有冲击力多了!”
柳青看着那冰冷而前卫的设计,她理解周明对创新和认可的渴望,但这与她所理解的、扎根于传统的创新南辕北辙。
“周明,”她尽量让语气平和,“这个设计造型很有创意,但它…还是清河柳编吗?你有没有觉得它少了柳编的温度和魂?”
“青姐!都什么年代了!”周明有些急了,“我们不能总抱着老古董不放啊!大赛要的是创新!是产业潜力!有了这些,这东西才能代表未来!才能拉投资,扩大规模!”
“创新不等于忘本!”柳青的语气也强硬起来,“我们的优势恰恰在于我们有根!如果只是为了获奖去做一个完全不像我们的东西,赢了又有什么意义?那不过是另一家宏达而已!”
“可…”周明还想争辩。
“没有可是。”柳青打断他,态度坚决,“我们要做的,是让传统生出新的枝桠,不是把老树连根拔起再插一根塑料花。这个设计,我不同意用它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