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绝地反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七章 绝地反击 (第2/3页)



    协议排版密,篇幅长,前面数字要求都用了黑体字,附录里藏的这个数字现在才被发现。

    “这怎么可能?”张磊调出光学模拟软件,

    “‘流光柳丝’的魅力就在于不同角度光泽流动变化,天然就会产生视觉上的不均匀感!要达到均匀度偏差小于2%,除非用机器喷涂反光漆!但那样反射率绝对爆表!”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悖论!

    秦浩的团队利用他们对光学和材料的专业知识,设置了一个理论上自相矛盾、实践中根本不可能同时达到的标准陷阱!

    柳青看着那行冰冷的数字,终于彻底明白了对方的恶意。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指望工坊能合格交货。

    距离原定交货期只剩最后一天。工坊灯火通明,无人入眠。

    柳青做出了一个决定:不赶了。

    她让张磊正式给秦浩发函,说明因工艺要求无法同时满足协议中相互矛盾的条款,为保证最终品质,需延期两天交付,并愿意按协议支付延期罚金。但同时,她要求对方明确以哪条标准为优先验收依据。

    邮件发出去,如石沉大海。秦浩没有回复。

    这两天,工坊所有人倾尽全力,用最极致的工艺处理最后一批产品。

    每一个篮子都经过李阿婆“养柳”秘技的处理,再由爷爷亲自逐一质检。

    第三天清晨,100个礼品篮整装待发。

    它们美得惊人,每一个都像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和淡淡的药油香。

    柳青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委托省质检院的朋友对随机抽取的样品做了全面的物理和环保性能检测,并附上一份详细的工艺说明,阐述了“流光柳丝”的艺术特性与工业化标准之间的本质差异。

    物流车带着这批沉重的货物和更沉重的期望驶向上海。

    工坊里,精疲力尽的人们横七竖八地睡着了,甚至没人去算这一单到底亏了多少钱。

    一周后,秦浩的回复才姗姗来迟。只有冷冰冰一句话:

    “货物收到,部分指标与协议不符,将按合同条款处理。”

    显然,他并不打算承认自己的陷阱。

    柳青看着邮件,笑了笑。她早有预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