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章 缓存里的四分三十八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3章 缓存里的四分三十八秒 (第3/3页)



    杨小满的效率高得惊人。

    不到一个小时,他就背着一个看起来像是用各种零件拼凑起来的自制频谱仪出现在村口。

    他没有去探查那些显眼的电话线杆,而是一头扎进了村子中央那座早已废弃的邮局。

    在潮湿发霉的地下室里,杨小满沿着布满锈迹的管道一路探寻,频谱仪上的指针发出了微弱而持续的蜂鸣。

    他最终在一处被水泥草草封堵的墙角停下,扒开浮土,露出一个老旧的接线盒。

    “队长,找到了!”杨小满的声音因为兴奋而有些变调,“这里有一段未被切断的军用级通讯专线,上面还有微弱的残压。根据线路图的走向判断,这应该是当年镇上的富商吴守业为了和他那个所谓‘通灵’的妹妹联系,私自架设的‘亡者邮路’的一条支线!”

    他在一张满是灰尘的纸上飞快地画出路径图:“这条支线从邮局地下管道穿出,一路通到村口那个废弃的老电话亭。更绝的是,在电话亭的接线盒里,它被巧妙地并联到了镇广播站的备用线路上。只要有特定的音频信号源输入,就能激活这条线路!”

    一个横跨三十年,连接着凶案、亲情与现代科技的秘密通道,就这样呈现在了众人面前。

    当晚,市局的灯火彻夜通明。

    江临风让金小霜将那段经过处理的,包含“下雨收衣”和韦大柱最终忏悔的“补案01”版音频,作为一个特殊的测试信号,精准地推送到了这条沉睡的专线测试号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两个小时后,就在众人几乎要放弃的时候,系统后台突然弹出一条提示。

    一次完整的播放记录被捕捉到了。

    日志显示,播放设备是一部早已被运营商注销的、信号微弱的老人机。

    而这部老人机最后的归属地信息,登记为——“珠城西岭街道,韦某英”。

    江临风立刻调取了韦大柱的家族档案。

    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一个名字跳了出来:韦某英,韦大柱唯一在世的堂妹。

    日志还在持续更新。

    系统清晰地记录下,当音频播放到那句“我……我就是那天晚上,推倒了姐姐的煤炉”时,播放进度条被猛地向后拖拽,然后重新播放。

    一次,两次,三次。

    那个远在珠城的老人机用户,将这句迟到了近三十年的真相,反复回放了三遍。

    机房里一片死寂,只有服务器风扇的嗡鸣声依旧。

    江临风盯着屏幕上“韦某英”三个字,那微弱的荧光映在他深邃的眼眸里,像两簇燃烧的火苗。

    他缓缓地,用一种近乎叹息的语调,轻声说道:

    “她等这封信,也快三十年了。”

    说完,他站起身,没有再看屏幕上的数据,而是独自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户。

    深夜的冷风灌了进来,吹散了室内的沉闷,也让他滚烫的头脑冷静了几分。

    窗外是城市的万家灯火,而在那片灯火的某一处,有一个叫韦某英的老人,刚刚收到了她生命中最沉重的一封“信”。

    江临风看着自己映在玻璃窗上的影子,一个穿着警服、眼神锐利的男人。

    他知道,这个形象,不能是第一个出现在韦某英面前的。

    近三十年的等待和守护,堆积起来的情感壁垒,绝不是一纸传唤令或者冰冷的问询就能敲开的。

    那扇门背后,需要的不是审判者,而是一个能够倾听的、带来慰藉而非惊扰的人。

    他需要一把钥匙,而不是一柄攻城的锤。

    一把能以最温和的方式,轻轻旋开那把锈蚀心锁的钥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