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秘籍阅后即焚 (第2/3页)
深意道:“照他的路数,一个月后你还得考零分,再一个月就得被扫地出门了。”
“还请山长教我。”苏录感觉对方话里有话。
“这套《文心雕龙》就是你的奖品。”朱琉却将个蓝缎面的书匣推到苏录面前道:
“这书对提升文笔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务必页页研读,用心揣摩。”
“是吗?”苏录闻言大喜。
“是的。这是一套集文章学论述之大成的著作。”钱怀仁也点头道:“对各种文体的语音、语汇、语法、篇章……方方面面都有严密的论述。哪怕老夫,每每翻看还会有新的收获。”
“你可以先精读《原道》、《宗经》、《明诗》三篇,掌握书中理论,然后以此研读经典,如探究杜诗的‘隐秀’之美,或八股的‘体要’规范,再试着将理论转化为创作能力。”山长最后嘱咐道。
苏录诺诺应下,自是感激不尽,不过心中难免疑惑,这好像也是打基础的慢功夫,快能快到哪去?
~~
这个疑问在晚上有了答案……
当晚苏录做完所有功课,便拿出山长所赐的《文心雕龙》,准备拜读一番。
他读书向来先浏览一遍,以了解大概。只见此书分两本上下篇,自己手中的上篇有二十五章,先是‘原道’等五篇总论,论述为文的根本。
然后是文体论,共二十篇,其中‘明诗’、‘乐府’等十篇论有韵之文;‘史传’、‘诸子’等十篇论无韵之笔。系统论述了各种文体的性质、历史发展和写作要点。
而且全书皆以骈文撰写,本身就是一件极优秀的文学作品。
苏录刚按照山长的吩咐,翻到‘原道’一篇,准备细看时,却发现书中夹了一页纸。他本以为是书商放进去的,但还是好奇地展开一看,结果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只见那纸上打头写着六个字——‘秘籍阅后即焚!’
后面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曰:
‘为文诚需水磨之功,然应试之文,必有巧术,可立竿见影。文虽匠气,难成佳作,然脱于浅白,固可期也。以下明细,小子览之,唯勿外传。’
苏录惊得合不拢嘴,那么严肃强硬的朱山长,居然用这种法子偷偷传自己制艺秘籍,还因为法子不够体面,让自己保密?
世上果然都是活生生的普通人,只不过被装在了不同身份的外壳里,看上去不一样罢了……
一旁的苏有才奇怪道:“秋哥儿,你的下巴要掉到桌子上了。”
“哦。”苏录随手一托下巴,迫不及待拜读起了朱山长所赐的‘秘籍’——
《第一式·声律优化诀》:
偶句收声循仄平,韵谐‘纲光昌’自明。
起中要句严规正,尾字平收气自盈。
长句裁分‘四六对’,对文相契韵天成。
诵来朗朗含清畅,节奏匀停意自明。
苏录已经不需要别人帮他解释,就知道这首诗的意思是——确保偶数句尾字押平声韵,如‘纲、光、昌’,起股、中股关键句尾字仄起平收。遇长句拆分为‘四六对仗’句,增强诵读韵律感。
然后是《第二式·句式长短错落术》:
三言缀七构节旌,短长交错韵自生。
短以动字收锋劲,如‘修身正、治国明’。
长随名物结篇清,短仗虚字立韵成。
自含顿挫无需注,免使文辞逐水行。
意思是交替使用‘三字短句’加‘七字长句’形成节奏。短句用动词收尾,长句用名词作结。长短错落的句式自带停顿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