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五章 项目下来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五章 项目下来了 (第3/3页)

借着给大家介绍张工,顺带问一下。

    李工负责的模具制造,难度在于设计方面。只要设计图纸和方案弄好后,模具制造反而简单,所以他们还是停留在图纸设计的推进过程中。

    不过也快设计好了,只不过是一个车门而已,有弯弧和凹凸的地方不多。其实他们已经开始兼带设计车顶板材冲压模具了。

    至于陆工这边,设计简单,制造生产也不算难,属于边设计边制造合适大小爪钩的情况。

    而郑可这边,她在负责手扶拖拉机的零部件制造,主要是拖拉机的扶手架子和组装装置。

    拖拉机的运输装置,也就是拖车部分,郑可也分身乏术,得一步一步来。

    江成也明白,饭得一口一口的吃,事情得一件一件的干。这摊子现在铺大了,只有几个工程师是不够用的。

    前期发展的快,动不动搞出一件产品,但那只是试制出来。现在不光要考虑到产品的研发,还要兼顾产品的产量。

    来的两个工程师,负责的项目都是提升产量的,就郑可在帮江成跑腿。

    江成也不像刚来这边的时候那样,任何一个零部件的生产,都是他忙前忙后。

    就在江成想着自己要不要去生产车间,把拖拉机的拖车部分自己搞定的时候,办公室来人了,来的人通知江成去趟厂长办公室那边,厂长找他有事情。

    “老周,找我有什么事。今天张工回来了,我刚才带他去工程科跟同事熟悉一下呢。”江成来到周厂长就直接询问道。

    “张工回来了,我倒是要找个时间跟他叙叙旧。找你过来自然是有重要的事情说了,计划要落实了。下午我们去一趟市ZF,那边想听听我们有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周厂长说道。

    周厂长也是早上刚到厂里,就收到了那边的消息,省里是同意了这个计划。赣省现在一年的财政收入是三个多亿,就算这个年代的物价低,翻个一百倍,也没后世十分之一多。

    而这三个多亿不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不能光看收入,还得看支出。

    用在道路上面的建设支出每年都有,但这次昌城的领导看好这个计划,等于是让上面提前预支一年多的道路建设开支,然后通过各种办法,让整个市区共同出力,全面建设昌城城市和县城之间的道路。

    道路修建目前计划只是到县城,而且城市到县城,本来就是有道路的,只不过路况不好。有宽有窄,土路比较多。但不管如何,比凭空修一条路出来方便。

    昌城专区下面现在有十七个城镇,如果按照距离来算,差不多要两千公里了。将近一条川藏公路的距离。

    川藏公路修了二千四百公里,也是这个年代修的,花了两个亿。但川藏公路主要是架设了四百多桥梁,几千个涵洞。

    另外这道路的统计,其实是粗略统计的。只是按照每个城镇到昌城的距离来统计。其实真实要修建的道路,一半都没有。

    因为很多城镇是一个方向的,比如去萍乡,二百多公里,但途中会路过几个城镇。

    这其实就是在修县道,围绕着县城修建。

    总共不超过一千公里,一公里按照两千块的成本修建,总费用两百万。省里拨款五十万,昌城市里咬咬牙也拨款五十万。

    剩余的每个城镇按照人口比例分摊一下,财政紧张的城镇还可以出人力去修建。再加上组织一场捐赠活动,前期购车款都来了。

    所以省里同意了这个项目,五十万对于省里来说,其实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光五十万就能修好整个省里四分之一的道路,那是很值得的。

    让上面思考了这样久才批下这项目的原因,其实是出在汽车厂这边。搞这个,汽车厂生产的汽车,可能就要大部分投入到项目当中了。

    如果卖到外省去,实际上每一辆都能给省里带来最少八千多的收入。要是一百辆轻卡汽车投入到当中,对于省里来说,实际上就是额外支付了八十万的利润投入到这里面来了。

    预计挣八十万的,但没有挣到,就等于亏了八十万。

    但考虑到长期的发展,省里还是同意了这方案。让市里的领导牵头,跟下面的城镇一起完成这个计划。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