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4章 改造降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64章 改造降将 (第2/3页)

听就明白了!”

    “放心,不是考你四书五经!”

    他顿了顿,补充道,

    “这可是大帅亲自定下的规矩,所有人都得过这一关,连我和老董当初也听过!”

    马科见问不出更多,只得按下疑惑,跟着二人走向军营西侧的一片宽敞区域。

    他远远的便看见几座竹木混搭,盖着油布的棚子,正是营中食堂。

    旁边是冒着滚滚蒸汽的伙房,十几口大锅正被伙夫们奋力搅动着,饭菜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

    食堂的棚子外,一队队结束操练的士卒正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各自队官的带领下,有序地进入了不同的棚子。

    让马科略感意外的是,食堂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分成了好几处,入口处还隐约有标识。

    董二柱看出了马科的疑惑,边走边随口解释道:

    “喏,看见没?”

    “中间最大的是战兵和辅兵的,右边是民兵的,前头那个带隔间的,是咱们军官吃饭的地儿。”

    马科心中了然,他忍不住问道:

    “董将军,末将观贵军似乎颇为体恤士卒,这食堂为何还要区分?”

    “带兵打仗不都讲究个将领与士卒同甘共苦吗?”

    黑子在一旁搭腔解释道:

    “嗨,马兄弟,这你就不懂了。”

    “大帅说了,体恤士卒是体恤,但规矩是规矩。”

    “士卒和军官职责不同,肩上的担子不同,该有的体面也得有。”

    “再说了,咱军中又不缺吃食,何必搞那一套。”

    董二柱接过话头,说得更直白些:

    “马兄弟,咱们都是带过兵的人,心里都清楚。”

    “底下的士卒要的其实很简单,吃饱穿暖,按时发响,长官不随意打骂就行。”

    “咱们当将官的,要操心军略、统筹粮秣、督训士卒、承担胜败之责,劳心劳力,压力更大。”

    “大帅体恤咱们,让咱们吃得好点,有个清净地方边吃边议事,也是情理之中。”

    “物资充足了,就没必要非得搞同甘共苦那套表面文章。”

    “士卒吃得好,咱们也吃得好,大家各安其分,把劲儿用在正地方,这才是长久之道。”

    “只要别像那帮狗官,克扣士卒的血汗钱粮去享受山珍海味就行。”

    说话间,三人已走到军官食堂门口。

    门口有卫兵肃立,见是董二柱和方黑子,立刻行礼放行。

    食堂里比外面安静许多,摆放着十几张方桌条凳。

    此时已经有七八名把总、千总级别的军官在此就餐。

    几人见着上官,忙不迭的抹了把嘴,起身行礼。

    董二柱见状摆了摆手:

    “没事儿,都吃好喝好,不用管我们。”

    三人找了一张空桌坐下。

    很快,伙夫端来了饭菜:

    主食是掺了少量白米的粟米饭,管够。

    一大盆油水十足、炖得软烂的猪肉,里面还混着着萝卜、干豆角等蔬菜。

    一碟腌芥菜疙瘩,再加上一碗飘着油花的菜汤。

    这饭菜虽然比起马科之前在军中当游击的时候差了些,但比起普通明军军官已是天壤之别。

    更重要的是,份量足,油水厚,热气腾腾,一看就能顶饱扛饿。

    “来,马兄弟,别客气!”

    董二柱招呼着马科,给他和黑子端了一碗饭,

    “四川这边主要是种稻米居多,不知道你吃不吃得惯。”

    “军中平时不让饮酒,但饭菜管够。”

    马科看着眼前的饭菜,突然来了一句:

    “董将军,可否让我去下面士卒的食堂里看看?”

    董二柱闻言,点了点头:

    “马兄弟自便,我俩就不等你了。”

    马科二话不说,火急火燎的跑出了棚子,径直走进了中间最大的食堂里。

    他今天就要好好看看,这群人是不是真的不缺粮食。

    见此情形,食堂里的董二柱和黑子两人对视一眼,齐齐耸了耸肩,便不再理会,埋头干起了饭。

    很快,马科一脸失魂落魄地重新回到了棚子里。

    回想起刚才的所见所闻,他苦笑两声:

    “贵军好手段!”

    “连底下的士卒都能端着冒尖的饭碗,喝着带油水的菜汤。”

    “要是我三边秦军,人人都能吃得这么好,何来哗变一说?”

    他心中对江瀚军的后勤能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这支军队,是真的不缺粮!

    能把最底层的士卒都基本喂饱,还能保证军官有体面的伙食,这份组织能力和物资储备,绝非等闲之辈。

    他端起饭碗,夹了一大块肥肉送入口中,油脂的香气和咸鲜的味道瞬间充满了口腔。

    一种踏实的饱腹感油然而生。

    他闷头扒了几口饭,含糊地问道:

    “董将军,这晚上的课到底讲些什么?”

    董二柱灌了一口菜汤,咂咂嘴:

    “今晚的课堂上,会有份手册发给你。”

    “你仔细听军中掌令讲课,然后对照册子就明白了。”

    马科看着董二柱笃定的样子,心中的好奇更甚,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册子了。

    一个时辰的饭点儿很快过去,马科终于等来了他心心念念的课堂。

    三人来到校场南侧一间大帐内,掀帘而入。

    大帐内,不少士卒早已在此等候多时,而讲课的掌令则是老熟人王五。

    董二柱拉着马科,介绍道:

    “给你引荐一下,这位是军中掌令王五。”

    “当初单枪匹马,策划了甘肃镇暴动,凭一己之力为我军拉来了数千人马。”

    马科看着面前的王五,愣了愣神。

    甘肃镇暴动声势浩大,他之前也有所耳闻。

    可他万万没想到,那场轰动整个边镇的起义,竟然是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汉子干的。

    王五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董头儿,我也就是运气好罢了。”

    “全靠弟兄们抬举。”

    董二柱摆摆手,打断他:

    “功就是功,难得大帅看重你,今天别丢了份。”

    “这位是新降的马游击,以后就交给你负责了。”

    “今天先讲讲军纪,把大帅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