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342章 称帝前的祥瑞 (第1/3页)
刘邈将昔日被亲爱的后将军袁术派来的吴郡太守袁涣召来。
袁涣虽然不在中枢,但之前却针对三长、府兵的改进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且吴郡在袁涣的治理下,其政绩也几乎做到了第一,仅次于有着金陵带动的丹阳郡。
当听到刘邈询问起关于吏治的问题后,袁涣也是直言不讳——
“其一,如今州、郡、县三级并立。其中州一级别的官吏身居高位,但论及政务,却反倒最为清闲,如此显然不符合常理。”
“其二,各县,大者置令一人,其次置长,皆掌治民,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各署虽置诸曹掾史,又各有书佐,然其职责不明,急需处置。”
“其三,以往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游徼掌徼循,禁司奸盗。又有乡佐,属乡,主民收赋税。再有三老掌教化。”
“如今施行三长。有秩、游徼其实已经名存实亡。然还有郡县按照以前的习俗设置官吏,空吃粮饷,实在不该。”
“其四,臣虽为吴郡太守,却听会稽、豫章、长沙等郡官吏抱怨,其郡土极大,各县往来,往往需要旬日……如此恐怕会使得政务延误,不可不查!”
刘邈越听,眉头皱的越深。
他知道自己治下的吏治有很多问题。
但因为一直将精力放在军事上,所以不知道吏治的问题竟然这么多!
其实。
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生产关系,有世家,有豪族,袁涣现在说的四个问题根本都不是问题。
比如有秩、游徼等已经名存实亡的职务。若是没有三长制,这些依旧是官府统治基层的钉子,而不是什么无用吃空饷的职位。
但随着土地分配的改变以及基层秩序的改变,许多事情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变。
本来后汉的官制,就是与后汉的政策相匹配的。现在刘邈用着那套旧东西,然后将自己的新东西狠狠灌入它的躯壳,它能运行这么长的时间已经是属于奇迹!
“有点难啊。”
所以刘邈才将吏治的问题留在最后。
“但是再难也得改!”
随着将来与袁绍不断进行战争,刘邈自信会夺回越来越多的土地,然后慢慢一统九州,让一个崭新的大汉重新屹立在这方土地上。
现在嫌麻烦不去改,以后拖着只会更加麻烦!
首先是州郡县三级的官府机构问题。
其实州本来就不是一个官府机构,不过是元封五年孝武皇帝创部刺史制,将全国分为一十三个监察区。监察区名为州,州设刺史而已。
真正的行政区域还只是郡、县两级,两千石的郡太守能够直接与中央政权联系,而不必理会州刺史。
但随着孝灵皇帝“废州立牧”,州牧的存在彻底使得州这一级的行政单位脱颖而出,成为了三级行政机构。
也就是说,“州”这一级行政机构本就不该存在,也难怪袁涣反应州一级的官吏无所事事。
“可以废除州一级单位,重新回到郡县……至于这些冗官,则可以多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