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衣带诏? (第3/3页)
大笑:“仲达!汝但凡与仲山在一起待过一段时间,你就知道他这人是从来不喜欢读什么经义的。”
“故此,我也常听一些北方的士人都以为仲山是个粗鄙之人。”
“其实仲山虽然不读经义,但却常读些兵法甚至农书。”
“当初他教导他的假子吕蒙时,曾对他说:若是想要种田,就好好读《汜胜之书》;若是想要为吏,就好好学酂侯萧何的《九章律》、叔孙通的《傍章》、张汤的《越宫律》、赵禹的《朝律》;若是想当官,就去研究《鲁诗》,研究《颜氏春秋》。”
“若论实用之道,论应变之术,这天下是没有一个人能比的过仲山的!不信你们且看着便是!”
司马父子本就对学识渊博的陈瑀十分推崇,如今见到就连他们推崇的陈瑀都十分推崇刘邈,也就都对刘邈充满了好奇,同时也不再惧怕刘邈。
毕竟陈瑀自诩为刘邈挚友,从他口中能听到很多刘邈的事情。而在听过这些事情后,他们也不认为刘邈如此大费周章的将他们要到荆州仅仅是为了取他们性命了。
一边听陈瑀讲学,一边往南方赶路,本来遥远的路程仿佛都被缩短了距离。
仅仅是听陈瑀讲了王充的《本性篇》、《率性篇》与《论死篇》,众人的车马就到了许昌。
既然是到了天子脚下,就没有不去觐见天子的道理。
天子本来听说是陈瑀、司马防一行人后还有些淡漠,可当听说这些人竟然都和刘邈有关联时,立即兴高采烈起来,甚至还派遣侍者去问曹操要来一些酒肉款待众人。
陈瑀舟车劳顿,在一顿盛宴之后早就找不着北,很快就往屋中安寝。
可就在陈瑀连衣服都脱了的时候,房门却忽然被扣响。
陈瑀还以为是司马朗或者司马懿这两个好学之人又要半夜来求他讲学,不由苦笑,朝着门外喊道:“去了仲山那里自有大把时间!你二人是不是未免有些太过勤学了?”
可门外的声音很快就让陈瑀意识到不对——
“公玮,还请开门!是我董承!”
董承?
卫将军董承?
陈瑀不解,自己与这董承素无交情,他来寻自己是要做些什么?
不过董承毕竟是天子近臣,陈瑀不敢得罪,还是开门将董承放了进来。
董承体格健硕,此时却好似一只狸猫一样轻柔的从门外进来,然后谨慎的掩住房门。
“卫将军,您这是……”
“嘘!”
董承示意陈瑀噤声,同时吹灭了陈瑀屋中的油灯……
“卫将军!你这是做什么?”
陈瑀目光惊惧,只以为董承是要对自己做些什么非礼之事!
“卫将军,我可是仲山的人!你究竟要做什么?”
董承熄灭了油灯,这才将手伸入怀中:
“正因为知道您是刘骠骑的人,所以才特来相求!”
伴随着手从怀中伸出,陈瑀这才看清那是什么东西——
一封,用鲜血写成的衣带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