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1章 说凤阳道凤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01章 说凤阳道凤阳 (第3/3页)

澄城的火星绝非孤立,它瞬间点燃了整个陕西早已堆积如山的干柴,叛乱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蔓延开来,呈现出帝国末日的混乱景象。

    “崇祯元年,汉南王大梁,自封大梁王,率众三千攻汉中!”

    天幕上文字显现,伴随着隐约的喊杀声与烽烟意象。

    “三千人?”徐达目光锐利,立刻捕捉到关键,“甫一起事便能聚众三千,且敢直接攻打府城汉中!这已非寻常饥民骚乱,而是有组织、有目标的军事行动了!当地卫所官兵何在?竟让其如此坐大!”

    “府谷王嘉胤揭竿而起,应者云集!”

    “应者云集……”李善长捻着胡须的手停顿了,脸色越发苍白,“这四个字,何其沉重!这已不是一县一地之乱,而是民心尽失,从者如流!这王嘉胤能吸纳如此多的人马,其活动范围竟能跨越陕西、山西两省山险之地,官军竟不能制?这……这九边重镇的兵呢?都调到辽东去打后金,老家都不要了吗?”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明廷战略上的致命失误——两线作战,腹地空虚。

    “安塞高迎祥,自称‘闯王’,其部纵横驰骋于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北等地,势不可挡!”

    “闯王……”朱元璋低声重复了这个充满挑衅意味的称号,眼神冰冷,“闯?闯的就是咱老朱家的江山!竟能流窜数省,如入无人之境!各省督抚、总兵都是吃干饭的吗?为何不能合力围剿?莫非又在互相推诿,保存实力?” 他凭借丰富的军事和政治经验,一眼就看出了明军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的致命弱点。

    “崇祯三年,神一元、神一魁,率宁塞地区饥饿难耐的士兵们发动起义!”

    当看到这一条时,奉天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兵变!果然是兵变!”冯胜骇然道,“而且是在宁塞这样的军镇!官兵缺饷至此,竟要与饥民为伍,反噬朝廷!这……这简直是自断股肱!” 军队的倒戈,意味着维持统治的最后暴力工具正在失效,其象征意义和实际危害远超农民起义。

    耿炳文的脸色发白,补充道:“看人数,‘多达七八千人之众’!这已是一支不容小觑的正规军力了!溃兵饥卒,战力犹存,却无粮饷牵挂,流动作战,破坏力比纯由农民组成的队伍要可怕十倍!”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他不再怒吼,而是用一种近乎冰冷的、带着一丝绝望的语气说道:“看明白了吗?咱的大明,到了崇祯那儿,是怎么个死法?”

    他手指着天幕,一字一句地剖析,像是在做尸格鉴定:

    “不是被后金一仗打垮的。是从里面,从最底下的根子上,一点一点烂掉的!”

    “先是地方官,像澄城那个姓张的蠢货,往死里逼百姓,官逼民反!”

    “然后,是朝廷,发不出军饷,饿反了军队!自己养的刀,调过来砍自己!”

    “最后,这些乱民和乱兵合流,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王嘉胤、王大梁、高迎祥、神家兄弟……今天冒出这个王,明天冒出那个闯王!杀不完,剿不尽!”

    他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朱标和朱棣身上,声音沉重如铁:

    “老大,老四,你们都给咱记住今天天幕上的话!将来不管你们谁坐在这个位置上,都给咱记住了!百姓能让你坐天下,也能把你掀下来!当皇帝,不是让你享福的!是让你担责任的!”

    “谁让咱的百姓没饭吃,谁让咱的兵没饷拿,谁就是咱朱家的罪人!就是这大明的掘墓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