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先进的加工技术?西工大有! (第3/3页)
,我们的这款发动机装的飞行器,一般都是超低空飞行,所以就选了这种材料,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东西便宜!”
这又不是多次使用,寿命动辄需要几千小时的航空发动机,这巡航导弹发动机,寿命只要达到二十个小时,就绰绰有余了,同时,这发动机的价格是最重要的因素,越便宜越好,钛合金,那不浪费嘛!
不用说国产的了,美国佬的战斧发动机上使用的F107,风扇、高压压气机这些,用的都是钢材,只有低压压气机用了钛合金,这边测绘仿制的产品,当然是如法炮制了。
“那……这个机床,能加工钛合金吗?”
刚刚看着刀具翻动,切割下来的细丝飞舞,就觉得有些奇怪,毕竟钛合金这东西,加工起来的难度很大,这货特别硬,而且散热性能不好,加工时候摩擦生热,会聚集在一起不散开,温度过高,零件就废了。
“当然可以,来,调整一下程序,下一个加工钛合金的压气机叶片!”
“好。”一旁工作的工人立刻按动了数控机床旁边的按键,切换加工厂程序,然后把一块钛合金毛坯放了进去。
机器再次开动,这下加工起来很慢,而且还用了特殊的切削液,不断地带走加工时候产生的热量,看得沈阳来的一群人啧啧称奇。
就没有西工大加工不了的零件啊!
“这机器,最大能加工多大直径的风扇?”
“一米以内。”
沈阳来的众人都兴奋起来了:“太好了,正好可以满足咱们的需求,请你们帮忙,给我们加工三个整体叶盘……”
“这个没问题,不过得等一段时间,从魔都那边专门订购一批毛坯过来。”
“魔都?”
“对啊,这小叶盘,直接加工就行,大叶盘太浪费,得精密锻造一个毛坯,这样切削的工作量也会大大降低。”
“你们居然有精密锻造能力?”张工彻底不淡定了。
这整体叶盘制造技术复杂,完全掌握在英美俄三巨头手里,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研发了不同的技术。
有的是精密焊接加数控加工,一般就是电子束焊接,把钛合金的叶片和钛合金的叶盘焊接到一起,然后再数控切削,有的是精密锻造加精密加工,用几万吨的模锻压机,先锻造出来一个毛坯件,这个毛坯件上,叶盘和叶片的雏形就已经出来了,留的加工余量很小,这样节省材料,但是必须得保证精度,否则少了不够加工的,就报废了。
到了后世,还会有高温合金精铸技术,直接把叶片就造出来了,连数控加工都不用,只要再用热等静压处理提升强度就可以了。
东方原本是一个技术也没有,现在,看着西工大的发动机工厂,一众沈阳来的人,都被惊讶到了。
“我们没有,但是魔都飞机厂有。”
那边的模锻压机已经造出来了,以后造大飞机就有底气了,同时,飞机的各个零件,也都有基础了!
在那上面锻造,出来的产品比美国佬的质量还高!
“魔都飞机厂,也是你们西工大支持下搞出来的。”张工满脸感慨:“有了你们西工大,咱们东方的航空工业技术,日新月异啊,用不了多少年,就能追赶上西方先进水平了!”
“追赶算什么,咱们得超越!”张教授说道:“咱们给自己定的目标,得高一些!对了,你们的资料呢,拿过来,拷贝到这边的电脑上就行。”
很快,电脑屏幕上就出现了风扇叶片的设计图。
“我们的涡扇十,采用三级风扇叶片设计方案,前两级使用凸肩设计来增加强度……”
“这……我虽然不是发动机系的,但是……我感觉,这第一级风扇叶片,使用宽弦设计会不会更好?”
“美国的战斗机发动机,也没有这么设计啊。”
“那是他们落后,咱们这边,早就在搞宽弦叶片了,流量更大,压比更高,而且叶片因为足够宽,强度也很高,抗击外物撞击能力也很强,你们既然是要全新研发发动机,为何不上新技术?”
张工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咱们……不会。”
作为国内最专业的发动机设计所,无法掌握世界一流技术,真是有些……丢人啊!
“哦,那就算了。”
“不,不能算了,咱们回西工大,去发动机系,找他们帮忙!”
“这样一来,你们刚刚研发出来的三级风扇,岂不是又得推倒重来?”
“没关系,重来就重来,我们既然要搞,就得搞世界先进水平的!”张教授说到。
他们必须得瞄准更高的要求,否则……西工大仿制出来了F101发动机,他们的涡扇十项目,怕是又得废了!那个秦亮,天天说国内工业基础不高,无法直接仿制西方的,这也太谦虚了。
其他单位仿制不出来,但是这西工大,还真有可能。
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啊!
阿嚏!秦亮打了个喷嚏。
PS:加工工具、手段和F110后期改进款的宽弦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