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先进的加工技术?西工大有! (第2/3页)
技术,就是把叶片直接和叶盘做到一起,整体成为一个零件。
要知道,为了降低重量,这发动机内部大量使用钛合金,怎么把叶盘和叶片做到一起,可不容易。
就算是拿到了西方的技术资料甚至是样品,那也根本就造不出来,毕竟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就算是面前摆着整体叶盘,不知道怎么加工出来的,那也白搭。
“要不,我们问一问西工大?”尹海洋开口:“那边的技术很先进,或许他们已经攻克了这个技术难关呢。”
“是啊,410厂给咱们造的发动机风扇叶片,还是分开的,在咱们前段时间的测试中,还出现了叶片飞出来的恶性事故,要是西工大有类似的技术,咱们就直接从西工大订购……”
410厂的加工技术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那边虽然有一些手艺高超的工匠,可以用双手实现比数控机床还高的加工精度,但是……这工艺上的事情,还真解决不了。
“西工大有吗?那个秦亮不推荐直接仿制F404,就是说咱们国内的工业基础不够……”
张工站了起来:“咱们看看去就知道了!”
西工大,材料系。
“张教授,这美国佬的发动机世界第一,果然是有底气的,他们的加工技术,真的是太先进了!”
“是啊,这技术,领先咱们东方航空工业二十年啊!”
听着从沈阳过来的一群人的喋喋不休,张教授皱着眉头:“什么先进的加工技术?”
“您在西工大,难道就没有第一时间分析美国F101发动机的资料?”张工满脸的惊讶:“现在,我们已经拿到了前三级风扇的全部资料,仅仅这整体叶盘技术,就够我们……”
“我还以为是什么呢,不就是整体叶盘嘛!”
“西工大有了?”张工更加惊讶。
“看你们千里迢迢地过来,真是不容易,走,带你们去航空发动机系校办工厂看看!”
现在,差不多工科类的每一个系,都有自己的系办工厂了,当巡航导弹项目获得军队订单之后,航空发动机系的系办工厂,也就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了。
沈阳来的一群人,带着满心的疑惑,乘车穿过校园,穿过了外面的一片庄稼地,然后停在了一座工厂前面。
工厂的厂房很老旧,估计是其他厂房改造的,进去之后,就能看到宽敞整洁的厂房内,各种发动机的零部件正在生产之中。
“来,你们看,这就是咱们的涡扇十一发动机整体叶盘的加工,咱们这发动机很小,要是用传统的方式,会非常的复杂,所以,干脆就整体加工了!”
众人睁大眼睛,看着面前的数控机床工作台上,固定着一个直径三十厘米的毛坯,工作台可以动,上面的刀具也可以动,这是……多轴联动数控铣床?
不,这不仅仅是盘铣!看着刀具在Z轴上移动,众人睁大了眼睛,这还混合着插铣!
“这数控机床……哪里来的?”
“咱们西工大机械系自己搞的,涡扇十一发动机,麻雀虽小,五脏齐全,加工还真费脑筋,所以,机械系那边就专门搞了个盘铣-插铣复合铣削中心,这东西也干不了别的,只能加工整体叶盘,还是冷端的。”
盘铣,就是加工盘面,但是这东西要加工复杂的曲面很困难,所以就得配合插铣,后者是高切除率金属切削最有效的加工方法之一,更是可以进行曲面加工。
对于加工复杂曲面,这两者结合起来,是最高效的。
西工大,居然能搞这种复合的铣削中心?这……简直难以想象啊。
看着刀具在做出复杂的动作,进行精密加工,跟着的工程师尹海洋忍不住开口:“这刀具的加工程序,编写起来一定很复杂吧?”
“是啊,要是直接动手加工,肯定会很困难,不过……咱们计算机专业已经开发出来了叶轮类零件多坐标NC编程专用软件系统,这套系统将数据预处理、曲面建模、曲面消隐、刀位计算、刀位验证及后置处理集合起来,咱们只要把要加工的产品数据输入进去,怎么加工,就是程序自己运算了。”
这……这可不是一般的先进,这是超级先进啊!
此时,数控机床缓缓停转,里面,亮晶晶的整体叶盘被造好了。
“我们能看看吗?”张工忍不住好奇开口。
“当然可以。”
于是,张工戴上了崭新的白手套,接过来了加工好的整体叶盘,当拿在手里的一瞬间,他顿时就是一惊:“这什么材料的?”
“不锈钢啊!”
我去!
在场的沈阳来的发动机专家们,都惊呆了。
对航空器来说,降低自身重量很重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得用先进的材料,钛合金重量轻,强度高,就成了航空器最合适的材料,不用说发动机了,就连战机的结构框,钛合金的用量都是越来越多。
眼前的西工大,技术水平国内第一,他们居然用不锈钢?
“不锈钢强度高,可以很好地抵御外物撞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