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6章 彻底输掉的托卡马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86章 彻底输掉的托卡马克 (第2/3页)

间会议室,墙壁厚实,屏蔽严密,正是张云超曾召集顶尖专家向“夸父逐日”方案“开刀”的地方。

    门在背后关闭,厚重得隔绝了外面的一切杂音。

    暖气开得很足,但气氛冷得像EAST杜瓦容器外的真空环境一样。

    万明远没有丝毫铺垫的意思,开门见山的直接问道:

    “张书记!我EAST堆芯冻结项目ITER-PFC07,为什么停?!”

    他的目光毫不退缩地锁住张云超:

    “近二十年,我们熬过经费短缺、熬过国际封锁、熬过技术误判,眼看就要在长脉冲高约束模式上捅破一层关键的窗户纸!它能积累的数据,是托卡马克这条路的脊梁骨!是对整个聚变物理研究的奠基石!”

    他向前微倾,语气带着科学家特有的严谨和锋芒:

    “就算他们夸父工程理论上的可行性更大,甚至现在的进展看上去不错,但那只是他们刚起步的缘故,但不是我泼冷水,一旦把时间线拉长,他们后面会遇到的问题,未必就比现在EAST的少。”

    虽然作为聚变道路上前行三十多年的老人,万明远同样十分期望华国将是第一个彻底打造出可商业化聚变堆的,但……平心而论,他更希望那是在他带领的团队下,通过EAST来完成的巨大成功。

    对于他来说,东方超环和夸父工程就像是童话故事里的龟兔赛跑。

    毫不避讳的说,他们更像是乌龟,因为夸父工程的计划书,他也是看出不少内容的,虽然那只是前期的理论方案,但已经让他惊为天人了。

    而夸父逐日更像是那只兔子,思维跳跃,不受束缚,充满着天马行空的构思,即便作为对手他看完也是拍案叫绝。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根基不足,相对应的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验根据,都差的太多了,单是这一点想要补足恐怕就不是三五年能搞定的。

    如果把双方拉到同一起跑线上,无论是支持力度,还是科研水平都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他们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对于这一点他是承认的。

    但是东方超环毕竟先出发了二十年,又有着ITER的经验分享,即便他们跑的慢,但谁先到达终点还未可知,毕竟在路走完之前,谁也不知道还剩下多远。

    所以即便他对洛珞的厉害十分清楚,但他依旧不想轻易认输。

    只是他此刻还以为双方依旧在赛道上,依旧存着跟对方较量甚至胜出的想法,却完全没想到……那只兔子跑得快不说,还完全没有一丁点偷懒的意思,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了终点。

    至于他认知里夸父工程上欠缺的东西……

    洛珞只想说:有时候系统这个高科技确实很难解释,但……【记忆沙漏】是真的好用。

    许多需要大量时间来打磨验证的理论,被洛珞以开挂的方式,在那些科研人员的【记忆沙粒】里都提前完成了。

    而对于洛珞有道具相助,万明远就是想破头也不可能想到。

    所以他对夸父工程进度的预测,按理说是没什么问题,但……奈何系统这玩意它不讲理啊。

    以至于他此刻的争取就显得十分苍白:

    “我理解国家战略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我理解‘火种’的优先级!我不争名利,我只想要个明白话——这条我们千辛万苦趟出来的路,这条被几代科学家验证过、虽然慢但步步踏实的托卡马克之路……”

    “在国家新的聚变蓝图里,是不是,已经被判定为‘夕阳’了?!那几代人的心血,几千号工程师的青春,就真的……一文不值了吗?!”

    张云超闻言心不由重重沉了一下。

    万明远的话十分尖锐,即便是他也很难回避。

    也许面对别人,他还可以用“国家机密”四个字轻松挡回去。

    可眼前是万明远,是他极为敬重的老友,是EAST的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

    更重要的是,正是这位老友,在自己最需要人才的时候,毫无保留地、以纯粹的学术责任感,为“夸父工程”推荐了关键领域的顶尖带头人——王启明、周建军、李卫国、陈光华……

    那些此刻正在夸父项目里攻坚克难的中流砥柱,几乎都来自他的慧眼。

    虽然冻结EAST的核心堆试验不是他能做主的,而是上面的命令,但在这件事上,他最愧疚的,无疑就是眼前这位万明远院士了。

    保密条例像一道无形的墙横亘着,但对上老友那双被疲惫和沉重笼罩却依然清澈坚毅的眼睛,这道墙无声地崩塌了一角。

    张云超深吸一口气,转过身,眼神复杂地看向万明远,终于不再迂回:

    “不瞒你,夸父项目……确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

    听到“突破性进展”几个字,万明远的心猛地一抽。

    虽然早猜到与夸父有关,但亲自从科工官员口中证实,还是让他感到了大势已去的沉重。

    他也做好了听到实验室取得“关键验证”、“参数达标”之类成果的心理准备,甚至可能做好了听到他们“点燃”了脉冲等离子体的准备——这虽然惊人,但毕竟还是在实验室层面,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工程化鸿沟。

    他们托卡马克还在追逐聚变点火的目标,对方这么快就赶上了?他的表情凝重,苦涩中带着一丝“果然如此”的了然和失落。

    “他们的实验室数据达标了?”

    他做着最后的确定。

    然而,张云超接下来的话,每一个字都像一枚惊雷,在他耳边炸响:

    “不是实验室数据达标那么简单,老万。”

    张云超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

    “是高能激光点火试验——成功!实打实的能量增益突破,Q>1.0,等离子体行为符合理论预期。”

    “什么?!”

    万明远瞪大眼睛,仿佛被一道无形的电流击中。

    他嘴唇翕动了几下,想要说些什么,然而最终只挤出三个几乎失声的字:

    “Q值过一了?!”

    没有谁比他更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千真万确!”

    张云超重重点头,眼中也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光芒,Q值过一还远不是终点:

    “‘龙睛’靶丸设计发挥了奇效,能量沉积效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这项核心验证已经完成!就在上个月。”

    巨大的冲击让万明远感到一阵眩晕。

    Q值过一!这是整个聚变界梦寐以求了几十年、象征着能量产出大于投入的“圣杯”啊!

    只有这样,才是它具备商业价值的最核心体现。

    否则大量的能量投入,却亏损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产出,即便点燃聚变之火又有什么意义。

    夸父工程……那个他曾经认为过于激进的方案,那个由洛珞这个年轻得过分的天才提出的构想,竟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