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八大蝗商?严走私者夷三族! (第3/3页)
平他们的帐篷,男人杀干净,女人孩子贬为奴隶,牧场一把火烧成白地,连他们的族名都从岭北都司的名册里抠掉。
徐允恭在旁听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
他知道朱高炽这话的分量——不是要赶尽杀绝,是要用最狠的手段断了他们的念想。
就像当年朱高炽在捕鱼儿海,不止是打赢了仗,是让北元余孽从此听见“明军”二字就腿软。
如今对付这些部落,也得用同样的法子:让他们看见商队,第一反应不是能不能抢,而是敢不敢想。
“得让他们明白,”朱高炽看着帐外掠过的巡逻骑兵,声音里带着彻骨的冷,“跟着大明做买卖,能活下去,甚至能活得比以前好;可要是敢动歪心思,就只能活在传说里了。”
詹徽正在草拟的《商路戒令》上,郑重写下“劫商者,族诛”四个大字。
墨汁在纸上晕开,像极了草原上凝固的血——他比谁都清楚,这话不是吓唬人,是给那些蠢蠢欲动的部落,提前刻好的墓志铭。
詹徽忽然想起一事:“殿下,若是蒙古人用劣质马匹充数怎么办?还有那些西域的香料,怕是有不少以次充好之辈。”
“那就设‘验物官’,”朱高炽笑道,“从太仆寺调懂马的老手,从光禄寺派识香料的匠人,驻在榷场里。蒙古人的马要是瘦弱有病,直接打回去;回回人的香料掺了沙土,按欺君论处。詹徽,这规矩得你去立,立得越严,商路才能走得越远。”
刘三吾看着舆图上的红线,忽然叹了口气:“这条路若能走通,怕是比当年张骞通西域还要风光。只是……沿途部落若是归心,方能长久。”
“所以才要你们这些文臣。”朱高炽拍了拍他的肩,“刘学士,你可以多写些告示,用蒙古文、女真文、回回文刊印了,贴在榷场里。告诉他们,跟着大明做生意,有饭吃,有衣穿;要是敢捣乱,看看脱古思帖木儿和也速迭儿的下场。”
帐外的风雪渐渐小了,帅帐内却暖意渐浓。
詹徽已在纸上勾勒出税则的初稿,刘三吾捧着舆图在盘算如何撰写告示,徐允恭则在草拟骑兵巡查的路线图。
朱高炽看着这三人各司其职的模样,忽然觉得,詹徽、刘三吾这些戴罪之臣,或许比南京城里那些养尊处优的官员更能用得顺手——毕竟在这里,每个人都知道,想回家,就得先把这岭北的商路,踏踏实实地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