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4章 八大蝗商?严走私者夷三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464章 八大蝗商?严走私者夷三族! (第1/3页)

    帐内的炭火噼啪作响,朱高炽起身走到徐允恭面前。

    这位“小徐达”自始至终没说话,却一直盯着舆图上的军事卫所标记。“舅父,”朱高炽的声音缓和了些,“商路通不通,终究得看刀把子硬不硬。你麾下的铁骑,要沿商路分设驿站,每月巡查三次。”

    “尤其是汉人商贾,别以为能仗着朝廷旗号走私——谁敢私运违禁品,比如铁器、火药给蒙古人,一经查获,货物全没入官,人押回南京问斩,还要追查到底,夷三族。”

    这事儿可开不得玩笑!

    朱高炽至今都记得后世史书中那赫赫有名的“八大蝗商”!

    这些蛀虫趁着明末吏治腐败、边军缺饷,暗中用金银铺就门路,把镇守边关的将领、主管茶马贸易的官员一个个拉下水,再与关外的女真勾连,将一车车铁器、粮食、火药甚至精良的甲胄,顺着隐秘的商道送进了白山黑水。

    他们用江南的丝绸换女真的貂皮,用中原的盐铁换八旗的战马,表面是互通有无的商贾,实则是在大明的脊背上剜肉饲虎。

    边军将士在寒风中饿着肚子扛枪,他们却在关内的酒肆里搂着歌姬数银子;朝廷为筹措军饷焦头烂额,他们的货栈里却堆着能让女真过冬的粮草。

    更可恨的是,他们连火炮的图纸都敢偷偷贩卖,让本就缺铁少粮的后金,硬生生靠着这些“明人”的供奉,磨利了砍向大明的刀。

    到最后,山海关的城门被打开时,那些蝗商还在盘算着战后的商铺该开在哪里;崇祯皇帝煤山自缢时,他们的船队正载着从京城抢来的财宝,往江南的逃。

    这些人,披着汉人的皮囊,做的却是断子绝孙的勾当,比关外的敌人更让人齿冷。

    如今自己亲手规划这草原商路,若是不严加看管,难保不会养出另一批“蝗商”。

    汉人商贾见利忘义的性子,朱高炽比谁都清楚——只要利润够高,他们敢把亲娘都卖给蒙古人。

    若是让铁器、火药顺着商路流到草原部落手里,今日的“归顺”,明日就可能变成反噬的獠牙。

    所以他才要徐允恭的铁骑死死盯着商路,才要詹徽把税则订得密不透风,才要刘三吾在告示里写清走私的下场。

    不是他信不过谁,是历史的教训太血淋淋——当年的八大蝗商,最初也不过是几个跑边贸的小商贩,就是因为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让他们长成了吞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