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3章 问策!如何开展贸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63章 问策!如何开展贸易? (第3/3页)

夷不能歧视,对汉人也不能偏帮。这商路是下蛋的金鸡,谁要是敢坏了规矩,让部落觉得咱们仗势欺人,我先摘了他的乌纱,你们一辈子也别想回答大明。”

    刘三吾躬身领命:“臣明白,民心比银子更重要。”

    二人都被举族发配岭北了,拖家带口的老小全在这片冰天雪地里扎了根,每日看着帐外的寒风卷着雪沫子,心里头只有一个念头:立功,尽快带着族人返回大明,哪怕在南京城当个编外小吏,也强过在这蛮荒之地喝风吃雪。

    金银权力?此刻在他们眼里,远不如一张回京的赦令实在。

    詹徽当年在吏部掌着生杀大权,见惯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可到了岭北才明白,那些所谓的权势不过是过眼云烟——在这里,能让儿子穿上干净棉袄、让老母亲喝上热粥,比什么都重要。

    刘三吾更是将毕生积攒的书籍都带了过来,却夜夜梦见江南的杏花雨,哪还有心思琢磨什么文坛地位?

    他们比谁都清正廉洁——不是他们突然成了圣人,是怕半点差错就坏了立功的机会。

    这互市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别说有人敢伸手贪墨,就是哪个部落想少交一文税、哪个商队想掺点假货,他们都会像盯着猎物的鹰隼一样扑上去,拼着老命也要揪出来。

    毕竟谁都清楚,这岭北的风雪能冻裂石头,也能磨掉人的锐气。

    若是这商路办砸了,别说回京,怕是连子孙后代都得困死在这片草原上,连祖坟都归不了。

    来了这么久,詹徽夜里常对着帐外的星空发呆,手里攥着小孙子画的南京城墙,心里头一遍遍念叨:可不能在这里待一辈子啊。

    刘三吾则把妻儿缝的平安符贴身戴着,每次去榷场都要摸一摸,仿佛那符咒能保佑他早日踏上归乡的路。

    所以甭管是汉人商贾想走后门,还是蒙古部落想耍滑头,只要敢碍着互市的事,就是挡他们回家的路。

    詹徽能拿着律法一条条较真,哪怕对方是什么将军的亲戚;刘三吾能顶着寒风跟部落首领据理力争,哪怕冻得嘴唇发紫——为了能落叶归根,这点苦算什么?

    这岭北的冰再硬,也硬不过他们想回家的心思。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