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龙凤双胎,以邪制邪 (第2/3页)
去。”
话落人已迈步而出,头也不回,脚下倒不显慌,步子却快。
院里一时静极,只余茶烟一缕,盘旋梁下,时缓时急。
姜亮在屋门口站定,眼光扫过山下的瓦檐屋角,果林药地,神情欣然,尽是怀念。
不多时,姜义便拎着个布包折了回来,肩不耸、眉不动,一身沉沉地落了座。
那布包随手搁在桌上,指头一挑,解了外头包布。
层层油纸裹得紧,压着一个铜镯。
姜义指尖一点,那镯子才方离纸面,一股冷意便扑了出来,凉得直往骨头缝里钻。
他也不忙,油纸一层层拨开,手法细致如剥笋,不带半分拖泥带水。
直到最里头,方才露出一截漆黑指骨。
那骨乌得发亮,如墨如漆,静静卧在纸上,既不动,也不响,却冷得令人心头发紧。
仿佛看久了,连魂都要沾上几丝凉意来。
姜亮乍一瞧见那截指骨,眼皮便不由自主地跳了跳,嗓音也紧了几分:
“这……爹是从哪儿得的?”
姜义却不忙答话,只将那只铜镯捏起,往指骨旁轻轻一送。
原本扑面而来的寒气,竟像遇上老祖宗,倏地收了回去。
他这才慢条斯理开口,将几个月前村里遇袭一事,从头到尾细细道来,语气平平,听着却句句渗人。
说完,他站起身,去屋角翻出个陈年破匣子。
匣盖一揭,里头几块旧令牌,已落了些尘灰。
他抬手一吹,灰尘纷飞,啪的一声,几块令牌落在桌上,铜声脆响,带着点子沉意。
姜义将令牌往前一推:
“这几人,来路怕不简单。你带回去,看看能不能换点功勋。也不枉他们死一趟。”
姜亮听着,袖子一收,将那几块令牌尽数收入袖中,动作干脆,面上却凝着神色。
他指头还扣在桌面上,叩得不急不慢,眼神却始终没离开那截指骨。
眉头蹙着,像是也有些拿不准。
半晌,姜亮才出声,语调里带了点掂量未定的味道:
“孩儿赶回陇西后,倒听了点风声。”
“说那边羌人,这回闹得不比寻常,像真摸着点驱邪唤鬼的门道。要不然,边防也不至于破得那般干脆。”
“只是还未打过照面,一时也说不准,跟那养尸地是不是搭得上茬儿。”
他说着,手指在下巴处来回一抹,眉头时松时紧,像在心里翻着账。
姜义没接话,只端着茶盏倚在椅里,眼皮微垂,听他慢慢说去。
屋里一下安静下来,只余那截指骨边,丝丝寒意如雾未散,似有似无地缠着人衣角。
忽地,姜亮眼神一动,像是冷不丁给什么念头点了一下,低声道:
“这东西……若真是跟那具黑尸一脉同源,说不定骨殖之间,还真能起些感应。”
说到这儿,姜亮身子坐得直了些,眼中光一亮,声调也低了半分,像怕惊了什么:
“若果真如此,将此物植入体内,或可借尸索魂,逆追其主,寻出那羌部背后指使。”
话音未落,他啪地一拍大腿,喜色几乎从眼底直冒出来,
仿佛那一堆白花花的军功,已堆到了脚边,只差他俯身一抱。
旁人听着“鬼神”二字,尚且避之不及。
他却神情不动,眉眼间还透着点兴奋劲。
手中那根老棍子,打尸撵鬼多年惯手,如今更有五枚铜环随身缠绕,挡煞护命两不误。
此时非但无惧,反倒摩拳擦掌,神色跃跃。
姜义瞧着他那副模样,眉头不挑,眼也没翻。
只抬起一指,啪的一下敲在他额头,声音不重,却脆生生落地有声。
“胡闹。”
语声不高,却带着压不住的沉意。
“此物阴气逼人,底细都未理明白,你倒好,张口便想往身上栽?”
姜亮被那一指敲得生疼,脑门一跳,热劲儿也随之一哑,像冷水泼头,登时清醒了几分。
他摸着额角,眼珠子滴溜溜一转,还是不死心,嗓子压得低低地探了句风:
“那……若是寻个旁人来试?”
话音未落,便觉父亲那道眼神落了下来,沉得像铁锚压舱,直直钉在脸上,一点不偏。
姜亮脖子一缩,话咽了回去,只敢用眼角余光偷瞥那截指骨,不敢再吭声。
屋里静了几息,姜义这才慢慢收回眼神。
举盏抿了口凉茶,眉眼淡淡,水面无波,心底却泛起一圈细涟漪。
这些年家里家外精耕细作,好容易熬出点亮光。
长子虽无明确门户师承,却踏得稳,走得正;
小闺女定了刘家那小子,背后那道气运,说不定也能借来些福泽。
眼看才转了点运气,怎能容得这小子一时贪功,就去做那等折德损寿的腌臜事。
不过适才姜亮那话,倒叫他提了个醒。
这截指骨,邪气虽重,却也正因如此,才足以牵引同源之物。
若是用得其法,倒真有可能寻到那幕后主使。
再配上亮儿克制邪祟的本事。
若能顺藤摸瓜,一举拿下,说不得,便是一桩不世之功。
姜义心下琢磨,指间轻轻叩着茶盏,声细如雨打青瓦,眼神也深了几分。
这念头才刚刚绕到一半,院外忽地传来一串鸡鸣,清亮利落,直透入屋。
他眉尖一动,似有所感。
没再说话,站起身来,径直朝屋后那间鸡窝去了。
不过片刻,姜义便折了回来,步子依旧不紧不慢,神色间却添了几分深不可测的味道。
在他身后,那鸡窝里头的老把式也跟着迈了出来。
一只通体乌亮的大公鸡,尾羽拂地,鸡冠高耸,眼神生风。
此鸡乃院中几只开窍灵禽中,最得他欢心的一个。
素日里不爱争食,偏爱蹲在石墩上听人说话,时常听得脑袋一点一点,像是在点头附议。
此刻一路亦步亦趋,竟颇有几分护驾的派头。
姜亮看得一愣,眼里满是疑惑。
却见老爹神色不动,只抬了抬手,朝桌上一指。
那黑鸡竟真扑棱一声飞了上去,脚步不乱,身形不偏,落定在那截指骨一旁。
一双鸡眼漆黑明亮,盯着姜义,竟似听得懂话。
姜亮张了张嘴,半天也没合上。
姜义也不多言,袖子一挽,手腕一翻,便干净利落地捉住了那乌鸡的右爪。
五指如钳,略一用力,竟稳稳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