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如果有一天 (第3/3页)
亲回答臣,‘因为这些过往圣人的学问对大明有大害而只有小益。’
臣很震惊,又问父亲,‘可这不是圣人的学问吗?难道也能随便改吗?’
父亲说:‘如果有一天圣人的学问对大明有害,那就摒弃它。’
左都御史、以及你们……”
李显穆抬手用笏板一个个指着方才和自己激情互喷的臣子,“你们都说我李显穆离经叛道,竟然妄图撼动衍圣公制度和现在的文庙,简直是儒门的叛徒,是读书人的耻辱,可我今日就在这里对你们、以及天下人说一句话肺腑之言——
如果有一天……”
李显穆深吸了一口气,殿中的气氛愈发凝滞,几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今天在奉天殿上,李显穆已经说过太多的惊人之语,他攻讦衍圣公,攻讦文庙中的圣贤,厉声呵斥左都御史,可众人都相信,他现在还会说出更加惊人的言语。
朱高炽胖胖的脸上缓缓滴下了汗珠,他是个相当中正平和的人,他以前觉得李显穆也很中正平和,和姑父李祺是一样的人,可现在他知道自己错了,且错的离谱。
李显穆简直是个锋锐为天下先的战神,是一把能够扫平天下的神剑。
坐在皇位上的朱棣一时竟然有些恍惚,他又一次从李显穆的身上看到了李祺的影子,他甚至觉得就是李祺复生了,降临在李显穆的身上。
很多人都奇怪他为什么那么信任李祺,明明他们两人相处的时间并不长,朱棣很早就去了燕地就藩。
若说是因为妹妹的关系,这就更不合理,朱棣和临安公主虽然亲近,可总越不过嫡亲的妹子吧?
梅殷也是驸马,还是嫡亲妹子的驸马,可不仅没有得到信任,甚至还牵连而死。
况且李祺还没有参与过靖难。
这就是最让天下人好奇的地方,他们怎么也想不通,李祺是怎么得到皇帝信任的,在永乐元年到永乐三年初的那一年多时间中,李祺几乎得到了无上的权力。
其实朱棣自己也说不清,首先必然是李祺有卓绝的才华,从夺位根基到后续的所有善后,几乎全部帮他安排妥当,而且在铸就了“阙前问天下罪”的历史名场面。
直到如今都是民间津津乐道之事,且必然留名青史。
而后大概是李祺从不居功,怀有一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李祺劝谏却从不让他生气。
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而为天下事!
和李祺相处的那一年多时间中,朱棣觉得李祺哪里都好,古代那些著名的贤臣、忠臣、良臣,都比不上李祺,远远比不上李祺。
他一直希望李显穆成为第二个李祺,李显穆也没有让他失望,几乎每一件事都办的完美。
同样有一颗赤诚之心。
如今李显穆话还不曾说出口,朱棣甚至都隐隐能够猜到李显穆要说什么——
李显穆环视着殿中的所有人,他见到肃然的文官朝臣,见到汗津津的太子,见到岳父英国公颔笑望着他。
“如果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