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举手之劳,不用谢(6K求月票) (第3/3页)
问过你的意见。”
“说来听听。”
“昨日听怀古说,你有意参加明晚的诗会?”
“能推掉的话,我自然是不想去的。”
“推是不好推了。”
“明晚的诗会不光书院部分人参与,布政使司刘大人、杨大人等人也会前来。”
陈逸挑了挑眉,“布政使司,刘洪?”
“……”
岳明先生跟卓英先生对视一眼,显然都听出他对刘洪的不以为然。
但仔细想想如今萧家跟刘家的关系,陈逸这样的态度倒也说得过去。
“除了布政使司外,还有其他衙门之人,另外蜀州及外州的一些大族、儒士也会前来。”
“不过我等只是旁观,诗会盛况如何终究要看你们年轻人的表现。”
陈逸明白过来,这俩又打算让他做苦力啊。
“其实简单,将我所作那幅《雨后有感》在诗会上展示一番,自是能让书院面上有光。”
岳明先生摆摆手,“不妥不妥。”
“你那首《雨后有感》已在蜀州传开,更有不少人见过你圆满境界的行书,不好再用。”
陈逸想了想,只说明晚看情况吧。
不过他倒也没推辞不去。
毕竟昨日他已经答应陈云帆和李怀古要去诗会上看一看。
岳明先生和卓英先生等人不再多劝。
他们都知道陈逸的脾性,也知道他主意最正,一旦有了决定,旁人劝也劝不了。
所以他们只提醒道:
“中秋佳节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盛会,若是轻舟文章天成,不妨写出来让我等一观。”
陈逸不置可否的问:“第二桩事呢?”
岳明先生顿了顿,说道:“展馆定于后日开放,我等商议后,都希望你能够到场主持。”
卓英先生附和说:“你如今书道已到圆满境界,还是新体字,放在大魏九州三府都少见。”
“后日前来的人一定很多。”
“你若能到场跟那些人见上一见,于你未来只有益处没有坏处。”
陈逸闻言,没有立即答应下来。
他自是清楚这等事情的好处。
往小了说,他能在读书人中混个脸熟。
往大了说,他这也算坐实自身书道大家的身份,名望大增。
今后知道他认识他的人会更多,旁人若想再对付他,难免会有些顾忌。
这也算是名利带给他的为数不多的好处之一。
陈逸想着点了点头,答应下来,“等诗会之后,我一早来书院这边。”
“不过我有言在先,若是夫人这两天回来,即便我过来,也不会待太久。”
岳明先生露出笑容,“这是自然。”
“时间定在后日巳时一刻,还算充裕,应是不会让你待到午时。”
闲聊几句。
陈逸起身告辞。
待走出书院,他下意识的看了看“云边有家馄饨铺”。
见店门口已经立起马观所写的那幅《天下第一馄饨铺》,以及往来不绝的客人,他不由得一乐。
雌虎,楼玉雪。
你还是安心在这里经营好馄饨铺吧。
呵呵……不用谢。
陈逸想着,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径直回返萧家。
眼下鹞鹰出走,灰狼自杀,鸾凤一直跟在陈云帆身边。
因而他若想了解隐卫今后动向,从雌虎这里下手最为合适。
“所幸先前留了楼玉雪的性命,不然真让隐卫藏入暗中,倒也不好。”
而陈逸不知道的是,待他走远之后,一辆马车从不远处的曲池边上驶出。
马匹是常见的矮脚马,车厢朴实无华。
此刻,帘子掀开一角,露出一双略带惊疑的眼睛盯着陈逸的背影。
“他,竟没有死?!”
“明明先前我亲自出手,并确认过萧家赘婿溺亡于曲池里,他怎会没死?”
闻言,驾着马车的年轻车夫好奇的看了一眼。
“师父,会不会是那萧惊鸿救援及时?”
“听闻那日,萧惊鸿亲自将陈逸带回萧家刑堂,以她的修为想要救下陈逸并非不可能。”
“有些可能,只是……”
“呵,算那小子命大!”
……
回到萧家。
不幸被陈逸言中。
他下午的确要代替萧惊鸿给各家送节礼。
原因无他——萧惊鸿确定中秋节前回不来家里。
陈逸仔细看完信上内容,脸上露出些许复杂的笑容。
尽管他跟萧惊鸿接触不多,但对萧惊鸿字迹还算认识,知道这封信不是萧惊鸿所写。
“看来夫人有些歉疚,竟没有自己书写回信。”
萧婉儿自是也看出些端倪,“二妹应是有其他事情耽搁,让枕月代为书写的。”
陈逸嗯了一声,收起信件,笑着说:“前些时日三镇夏粮被烧,夫人有所警惕也是应该。”
顿了顿,他继续道:“稍后我便去给各家送些节礼,总归不好失了礼数。”
萧婉儿迟疑道:“不如我跟妹夫一道前去?”
陈逸想了想没有拒绝,颔首道:“有劳大姐。”
“不碍事,刚好我也要出府,左右不过几步路的功夫。”
“那走吧,早去早回……”
萧惊鸿不回蜀州,并未出乎陈逸预料。
除去他先前所说的三镇粮草安危外,跟山族共建的乌山互市也是重中之重,容不得马虎。
再加上老太爷的谋划,让萧惊鸿在外遥领三镇军马,也能更好的保护萧家。
只是陈逸推断出这些,心下难免有几分感叹。
他本以为解决掉萧东辰,逼迫萧家二房远走,老太爷和萧惊鸿能轻松些。
如今来看,任重道远啊。
整个下午。
陈逸跟萧婉儿一起在蜀州城内奔波送礼。
大多是送给蜀州各衙门的要员,还有一些传承多年的世家大族。
礼物不多,心意到了即可。
不过令他哭笑不得的是,他们送出去半车节礼,回来时车上竟还堆得满满当当。
那些家族之人、衙门要员回礼毫不含糊。
若非陈逸和萧婉儿推掉不少,此刻马车上的零碎物品会更多。
临近傍晚,他们总算送完节礼,打道回府。
路上。
萧婉儿看着有些沉默的陈逸,迟疑着问:“明日中秋,妹夫有何打算?”
陈逸看了她一眼,随即看着窗外回道:“府里若是无事,我明日带小蝶去书院参加诗会。”
“诗会,我,我能跟着一起去吗?”